別名 | 土恒山、踏天橋、水麻葉、山 茄子、胡椒樹、金砂根、白茅茶、白花茶、野胡椒、山桂花、水光鐘 |
漢語拼音 | du jing sh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紫金?浦参杜莖山的根或莖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高1-3m。直立,有時外傾或攀援;小枝具細條紋,疏生皮孔。葉互生;葉柄長5-13mm;葉片革質(zhì),有時較薄,橢圓形至披針狀橢圓形,或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一般長約10cm,寬約3cm,朱端漸尖、急尖或鈍,有時尾狀漸尖,基部楔形、鈍或 圓形,幾全緣或中部以上具疏鋸齒,或除基部外均具疏細齒;背面中脈明顯,隆起,側(cè)脈5-8對,不甚明顯,尾端直達齒尖?偁罨ㄐ蚧驁A錐花序,單1或2-3個腋生,長1-3cm,僅近基部具少數(shù)分枝;苞片卵形,長不到1mm;花梗長2-3mm,無毛或被極疏的微柔毛;小苞片廣卵形或腎形,緊貼花萼基部,具疏細緣毛或腺點;花喜長約2mm,萼片長約1mm,卵形至近半圓形,具明顯的脈狀腺條紋,裂片長為管的1/3或更短,卵形或腎形,邊緣略具細齒;雄蕊著生于花冠中部略上,內(nèi)藏;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卵形,背部具腺點;柱頭分裂。果球形,直徑4-5mm,肉質(zhì),具脈狀腺條紋,宿存萼包果先端,常冠宿存花柱;ㄆ1-3月,果期10月或翌年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或石灰山灌叢或疏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莖類圓柱形,長短不一,表面黃褐色,具細條紋及疏生的皮孔。葉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倒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5cm,寬2-5cm,先端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疏齒。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扁方形,外壁角質(zhì)化,偶見單細胞非腺毛。柵欄組織2列細胞,通過中脈,中脈下表皮內(nèi)側(cè)有厚角組織;中脈維管束周韌型,外側(cè)圍繞纖維束,薄壁組織中散在分泌腔。葉肉及薄壁細胞可見草酸鈣簇晶及黃棕色內(nèi)含物。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果實中含杜莖山醌(maesaquinone)[1]。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邪;解疫毒;消腫脹 |
功效分類 | 生津藥;祛風(fēng)藥;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熱性傳染;寒熱發(fā)歇不定;身疼;煩躁;口渴;水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 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圖經(jīng)》:主溫瘴寒熱發(fā)歇不定,煩渴,頭疼,心躁。取其葉搗爛,以新酒浸,絞汁服之,吐出惡涎甚效。 2.《湖南藥物志》:祛風(fēng)寒,消腫脹。治腰痛,感冒頭痛,眼目暈眩。 |
考證 |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本草圖經(jīng)》:杜莖山,生宜州,其苗高四五尺,葉似苦荬菜,秋有花,紫色,實枸杞子大而白。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seu Ramulus et Folium Mae- sae Japon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aesa japonica (Thunb)Moritzi· [Doraena japonica Thunb.] |
科屬分類 | 紫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