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秦參、二月旺、白毛參、熱參、大紫參 |
漢語拼音 | hhu shan shen |
英文名 | Funneled Physochlaina Root, Root of Funneled Physochlaina |
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華山參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粗壯,肉質(zhì),錐狀圓柱形。莖直立,被腺千周短柔毛,常數(shù)莖叢生。葉互生;葉片革質(zhì),卵形,寬卵形或三角狀寬卵形,長4-9cm,寬4-8cm,先端常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驟然狹縮成2-7cm的葉柄。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長達7cm,密生白色毛茸;花萼漏斗狀鐘形,裂片5,長橢圓形或長三角形,邊緣及面具白色毛茸,在果期膨大成球狀的囊;花冠漏斗狀鐘形,黃綠色,或邊緣呈黃綠色,邊緣以下呈紫褐色,裂片5,廣卵形至三角形,花冠外面及邊緣具毛茸;雄蕊5,著生于花冠管內(nèi)下方;子房2室,花柱絲狀。蒴果蓋裂,包于囊狀突萼內(nèi)。種子腎形;ㄆ3-5月,果期5-6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山西、陜西、河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谷或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早春出芽或初夏枯萎時采挖根部,除去蘆頭及細根,洗凈泥土,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呈長圓錐形或圓柱形,加重彎曲,有的有分枝,長10-20cm,直徑1-2.5mm。先端常有1至數(shù)個根莖,其上有莖痕及疣狀突起。表面棕褐色,有黃白色橫長皮孔、須根痕及縱皺紋,上部有密集的環(huán)紋。質(zhì)硬脆,斷面不平坦,皮部狹窄,類白色,木部寬廣,淡黃色,可見細密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苦,稍麻舌。 以體充實,斷面色白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shù)列至10余列木栓細胞,最外層細胞黃棕色。韌皮射線寬5-15列細胞。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占大部分,導管數(shù)個相聚,導管群內(nèi)方有木間韌皮部,本品薄壁組織及射線細胞中均含有草酸鈣砂晶。 |
中藥化學成分 | 根中分得法蓽枝甙(fabiatrin),異東莨菪醇(scopoline),阿托品(atropine),消旋山莨菪堿(anisodamine),東莨菪堿(scopolamine),阿撲東莨菪堿(aposcopolamine)[1]。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將根洗凈,去粗皮,與適量甘草、麥冬、梔子、冰糖共煮后,曬干用。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1.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本品煎劑ig大白鼠2g/kg,可使條件反射潛伏期延長,ip1g/kg除條件反射潛伏期延長外,大部分動物陽性條件反射破壞,并有部分動物分化抑制有解除現(xiàn)象,這表示藥物在機體內(nèi)濃度較高時,大腦皮質(zhì)的內(nèi)抑制有減弱現(xiàn)象。煎劑ig或ip給藥均可使大、小白鼠、犬的活動明顯降低,但對外界刺激還有反應。煎劑能對抗咖啡因、苯丙胺對小鼠引起的興奮活動,但ip煎劑2-4g/kg對小鼠的肌肉張力,平衡協(xié)調(diào)運動無影響,說明給藥后動物呈現(xiàn)的活動降低,安靜現(xiàn)象并非因肌肉松弛,平衡協(xié)調(diào)活動障礙引起,可能是由于藥物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的結(jié)果。Ip煎劑4g/kg雖能對抗苯丙胺引起小鼠的興奮活動,但在劑量為10g/kg時(約1/4LD50量)仍不能對抗苯丙胺對小鼠的毒性作用,也不能對抗士的寧、戊四唑?qū)π∈笠鸬捏@厥。 2.平喘作用: 本品水煎劑igl00mg/kg有明顯的平喘作用(豚鼠組胺噴霧引喘法)。 3.其他作用: 3.1.痙攣: 水或乙醇提取物液均能解除毛果蕓香堿引起的離體兔腸的痙攣,也有對抗它所引起的家兔流涎作用, 3.2.擴瞳: 滴眼時可擴大家兔瞳孔。 |
藥理學 | 小鼠腹腔注射煎劑,半數(shù)致死量為43g/kg。小鼠ip煎劑的LD50為43g/kg。本品含阿托品因此具有阿托品的藥理作用和毒性反應。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忌鐵器、五靈脂、皂莢、黑豆、鹵水、藜蘆等。 |
藥性 | 味甘;微苦;澀;性熱;有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痰止咳平喘 |
功效分類 | 補益藥;溫里藥 |
主治 | 咳喘多痰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9g。 |
用藥禁忌 | 忌鐵器、五靈脂、皂莢、黑豆、鹵水、藜蘆等。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曾有多次報道臨床使用中發(fā)生中毒病例。如有3例3-4yr兒童,各服50片左右熱參片(每片含華山參藥100mg),1-2小時后昏睡,譫妄,煩躁不安,皮膚潮紅,瞳孔擴大,心率加快及亢進。均經(jīng)對癥搶救而痊愈。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陜西中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是 |
藥材拉丁名 | Raix Physochlainae Infundibular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hysochli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 |
科屬分類 | 茄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