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清·《張氏醫(yī)通》。由理中湯加黃連、茯苓而成。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白術、干姜、炙甘草、人參、黃連、茯苓。 |
加減 | |
功效 | 溫中化濕,補益脾胃。 |
主治 | 脾土虛寒與腸胃濕熱并見之腹痛腹瀉等癥。用于治療慢性痢疾,慢性腹瀉及慢性腸炎等。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分2-3次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本方的單味藥分別具有調整胃腸運動、抗腹瀉、解毒、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1.調整胃腸運動、抗腹瀉:(1)黃連低濃度時興奮胃腸平滑肌、高濃度時及白術、人參、甘草、茯苓等抑制胃腸平滑肌運動。(2)黃連素能對抗霍亂弧菌毒素或大腸桿菌毒素引起的腹瀉。 2.解毒、抗病原微生物:(1)甘草有解毒作用,(2)本方各藥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黃連對霍亂孤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和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3.其他:(1)人參、甘草、干姜有鎮(zhèn)痛作用。(2)甘草、黃連具有抗炎、解熱作用,人參、干姜也有抗炎作用。(3)人參能全面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白術、黃連、茯苓也能增強免疫功能。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