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天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21(1):封四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知母10g,黃柏10g,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0g,蓄15g,瞿麥15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30g,白茅根30g,薺菜花30g,板藍根30g,金銀花30g,連翹20g,黃芩1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鹿含草15g,大黃10g。 |
加減 | 腰痛加桑寄生、續(xù)斷;水腫甚加防己、冬瓜仁;乏力加薏苡仁、牛膝、木瓜;血壓高加石決明、代赭石。 |
功效 | 滋陰固腎,清熱解毒利濕。 |
主治 | 腎小球腎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30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漢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劉麗等,觀察了益腎解毒湯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療效。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尿常規(guī)恢復正常,腎功能檢查基本正常。好轉(zhuǎn):癥狀減輕,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檢查有所好轉(zhuǎn)或無變化。無效:癥狀無改善,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檢查無變化或增高。結果:本組45例經(jīng)1-6個療程治療,痊愈20例,好轉(zhuǎn)1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5.6%。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