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an tai hong hua
|
傣藥名 | 光三哈
|
別名 | 發(fā)扇召
|
中藥材基原 | 為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jié)的根或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三對節(jié) Clerodendrum serratum(L.)Moon又名:齒葉桐《廣西植物名錄》。
灌木,高2~4m。小枝略呈四棱形,幼枝密被土黃色柔毛,老枝暗褐色或灰黃色,具皮孔。單葉對生或三葉輪生;葉柄長0.5~1cm;葉片厚紙質(zhì),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6~25cm,寬3~10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狹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疏生短柔毛;側(cè)脈10~11對。聚傘花序組成頂生、直立而開展的圓錐花序,長10~30cm,序?qū)?~12cm,密被黃褐色柔毛;葉狀苞片宿存,2~3片輪生,無柄;苞片卵圓形、卵形至寬卵形,長1.5~4cm,寬0.5~1.8cm;花警萼頂端平截或有5齒;花冠淡紫色、藍色或白色,近二唇形,花冠管粗短,長約7mm,頂端5裂,裂片倒卵形至長圓形,大小不一;雄蕊4,基部稍膨大呈很棒狀,被毛;子房無毛,與花絲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綠色,后為黑色,具4分核,有宿萼;ü6~12月。
生于海拔210~1800m的山坡疏林中,或谷地溝邊灌木叢中。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和西藏等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凈切碎,曬干或鮮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樹皮含皂苷,其皂苷元為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三對節(jié)萜酸(serratagenlc acid),櫟焦油酸(queretarolcacid)[1]。從葉中分得α一菠菜甾醇(α-splnasterol),芹菜素(apl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黃芩苷元(baicalein),高山黃芩素(scutellarein),6一羥基木屑草素(6-h(huán)ydroxyluteol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葡萄糖(gluc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 acid)[2]。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微麻,性平。有小麥。入水、土塔。
|
功效 | 活血調(diào)經(jīng),通氣止痛,續(xù)筋接骨。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0g。外用:鮮葉適量,搗爛敷。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Srinivasa R,et al.C A,1969,71:102067k
[2]Nair AGR,et al.C A,1979.91。35751b
藥理
[1]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7.69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德宏)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