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兒
由于近代B超無損傷性檢查的發(fā)展,故胎兒X線檢查已成為次要。胎兒的早期診斷及多胎、死胎、胎兒畸形等詳見B超診斷。
二、骨盆測量
X線骨盆測量能經(jīng)較精確地測量骨盆內徑和胎頭大小,觀察骨盆形態(tài)和胎位、從而判斷產(chǎn)婦有無自然分娩的可能性。
。ㄒ)攝片體位和方法
在滿足測量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曝光量力求減少。目前多主張攝前后位片和側位片。
1.前后位片仰臥位或立位,前者較好,可使體厚稍薄。主要觀察骨盆橫徑。攝仰臥位片時要求兩髖和兩膝半屈,記錄恥骨聯(lián)合至臺面的距離。
2.側位片側臥位,立位或仰臥位水平投照。攝片要使兩側股骨頭重合。攝側位片時,兩腿盡量伸直,兩腿間夾以沙袋固定,以避免股骨與恥骨聯(lián)合重疊。記錄臀中線至臺面的距離。
。ǘ)校正尺的制作和使用
測量骨盆各徑線時要對攝片引起的放大進行校正。通常用一特制金屬尺,每隔1cm打一小孔,將其置于距臺面的不同高度,攝制成一套校正尺,然后用此套尺進行測量。選用和臀中線至臺面距離相應的校正尺在側位片上測骨盆各前后徑;選用恥骨聯(lián)合至臺面距離減去10cm的校正尺在前后片上測量骨盆各橫徑。
。ㄈ)骨盆各徑線的測量方法(圖6-14)
骨盆入口前后徑;側位片上恥骨聯(lián)合后上緣向下1cm處至骶骨岬的距離。
骨盆入口橫徑:前后位片上骨盆入口的最大橫徑。
骨盆中部前后徑:側位片上恥骨聯(lián)合后下緣經(jīng)兩側坐骨棘的平均點至骶骨面的距離。
骨盆中部橫徑:前后片上兩坐骨棘間的距離。
骨盆出口后半前后徑:側位片上兩側坐骨結節(jié)之間中點至骶骨末節(jié)的聯(lián)線。
骨盆出口橫徑:在前后位片上,沿骨盆外側壁及閉孔外側壁作聯(lián)線,并將此線延伸與坐骨結節(jié)下緣相交。取兩側交點之間的距離。
正常婦女骨盆各內徑數(shù)值見表1
圖6-14 骨盆測量徑線圖
A. 側位 B.前后位
表1 正常婦女骨盆各徑線平均值與臨界值
部位 | 前后徑 | 橫徑 |
平均值(cm) 臨界值(cm) | 平均值(cm) 臨界值(cm) | |
骨盆入口 | 11.6 11.0 | 12.3 12.0 |
骨盆中部 | 12.2 11.0 | 10.5 10.0 |
骨盆出口 | 5.7* | 11.8 |
*
為后半前后徑。ㄋ)胎頭測量
測量胎頭的方法很多,通常測量胎頭平均直徑和平均周徑。胎頭頂部到達坐骨棘平面稱為胎頭入盆或稱銜接。胎頭部分入盆后,正位觀胎頭中心與母正中線相重合,故可用測量骨盆前后徑相同的校正尺在側位片上測胎頭。側位觀胎頭中心與測量骨盆橫徑的平面不相重合,故需先在側位片上測得胎頭中心至母體背側線的垂直距離,然后用相應的校正尺在正位片上測量胎頭。胎頭平均直徑的測量方法是測量胎頭任意兩條互相垂直的最大徑,取其平均值即得。胎頭平均周徑按以下公式求得。
胎頭平均周徑(cm)=胎頭平均直徑(cm)×π+1.5(cm)
π為圓周率,約3.14;1.5cm是頭皮增加的周徑。正常胎頭平均直徑為10.5cm,平均周徑為34-35cm。胎頭在分娩過程中受產(chǎn)道的壓力可略塑形變小,以利于胎兒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