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我地區(qū)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目前治療此病的藥物繁多,但療效都不滿意。麥滋林-S顆粒(以下簡稱M-S)是一種新開發(fā)的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自臨床應用以來,國內(nèi)外各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我院于1994—05~1995—05應用此藥物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胃炎進行了臨床觀察,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有上腹部不適、腹肛、上腹部疼痛、噯氣、食欲不振,www.med126.com并經(jīng)胃鏡和活檢病理診斷為有Hp感染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患者。隨機分為M-S治療組(46例)和三九胃泰對照組(20例),治療組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齡17歲~67歲,其中淺表性胃炎26例,萎縮性胃炎20例,對照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20歲~72歲,淺表性胃炎13例,萎縮性胃炎7例。
1.2 方法
M-S由日本壽制株式會社與味之泰株式會社提供,每包含量為0.67g。對照采用南方制藥廠出品的三九胃泰沖劑,每包含量為20g。M-S,每晶3次,每次0.67g于飯前半小時用溫開水沖服。三九胃泰,每日3次,每次20g于飯前半小時用溫開水沖服。兩藥療程均為4周。治療過程中不用任何輔助藥物。凡是列為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用藥后每周來院隨診記錄癥狀、體征及副反應。4周末做胃鏡檢查,并取胃竇粘膜活檢作病理檢查、與用藥前病理變化進行對比。
2 結(jié)果
表1 幽門螺桿菌(Hp)檢測結(jié)果
M-S組 | 三九胃泰組 | |||
治療前 | 治療后 | 治療前 | 治療后 | |
n(%) | n(%) | n(%) | n(%) | |
+++22(48) | +++5(10.0) | +++10(50.0) | +++8(40.0) | |
++6(13.0) | ||||
+4(8.6) | ++2(10.0) | |||
-7(15.2) | ||||
++16(35) | ++2(4.3) | ++8(40.0) | ++6(30.0) | |
+4(8.6) | ||||
+2(10.0) | ||||
-10(21.7) | ||||
-8(17.0) | +2(4.3) | +2(10.0) | +1(5.0) | |
-6(13.0) | -1(5.0) | |||
陰轉(zhuǎn)率23(50%) | 陰轉(zhuǎn)率1(5%) |
2.2 胃鏡檢查結(jié)果:表2
表2 胃鏡檢果結(jié)果gydjdsj.org.cn/pharm/
病變 | M-S組(n) | 三九胃泰組(n) | ||
治療前 | 治療后 | 治療前 | 治療后 | |
水腫充血 | 26 | 5 | 13 | 4 |
白色滲出物 | 2 | 0 | 2 | 1 |
糜爛 | 3 | 0 | 1 | 0 |
粘膜蒼白 | 20 | 20 | 7 | 7 |
M-S組用藥后Hp陰轉(zhuǎn)率為50%,三九胃泰組陰率為5%(表1,P<0.01),有極顯著差異。服用M-S治療組粘膜充血、水腫消失21例占80.7,與三九胃泰對照組(69.2%)相比有顯著差異(表2,P<0.05),而且,M-S治療組粘膜糜爛、滲出亦均消失。
副反應 M-S組及三九胃泰組在用藥過程中均未見明顯反應。M-S組有35例治療前后均進行了血、尿常規(guī)及肝功能的檢查,均未見異常改變。
3 討論
麥滋林-S顆粒是一種消炎性抗?jié)儎渲杏行С煞炙苄跃蚅-谷氨酰胺所組成具有抗炎、抗過敏、抗?jié)兒蜌缬拈T螺桿菌以及具有保護胃粘膜,增強胃粘膜防御等多種功效。另外,M-S顆粒的代謝、排泄速度慢,生物半衰期長,經(jīng)一次口服藥物以后,血藥濃度在48h仍然保持一定水平,說明該藥和藥效持久。該藥不但具有促進炎癥吸收、潰瘍愈合及防止復發(fā)的作用,而且對胃炎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本組用M-S治療慢性胃炎(Hp感染)46例,用藥4周后上腹部不適、腹痛、腹脹、噯氣等癥狀的好轉(zhuǎn)明顯優(yōu)于三九胃泰組。臨床好轉(zhuǎn)程度與用藥時間成正比。本組胃炎通過胃鏡活檢Hp的測定結(jié)果表明,M-S除了能明顯緩解慢性胃炎的臨床癥狀外,還能明顯殺死Hp的測定結(jié)果表明,M-S除了能明顯緩解慢性胃炎的臨床癥狀外,還能明顯殺死Hp及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胃粘膜的病理改變。如充血、水腫消失率達80%以上,少數(shù)病例有粘膜糜爛、滲出亦均消失。Hp陰轉(zhuǎn)率達50%,而炎性細胞浸潤的改善達70%以上,說明M-S對臨床癥狀的良好療效有其病理改善的基礎。今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預防胃癌的發(fā)生和治療Hp感染,可謂首選藥物。
綜上所述,本組未發(fā)現(xiàn)M-S有明顯副反應,說明該藥安全有效,是目前治療慢性胃炎(Hp感染)較好的藥物之一,遠期療效尚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