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滯是指小兒乳食不節(jié),停積中脘、食滯不化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diào)為特征。多見于嬰幼兒。一般說來預(yù)后良好。個(gè)別小兒積滯日久,遷延失治,可轉(zhuǎn)成疳證。
傷乳 不欲吮乳,口中有乳酸味,甚則嘔出乳片,哭吵不安,大便伴不化乳食,有酸味。治以消乳導(dǎo)滯。
(一)
用法:上藥共研末。1~3個(gè)月,每次0.2~0.5克;4~6個(gè)月,每次0.5~0.8克;7個(gè)月~1歲,每次0.8~1克,用乳汁或溫開水調(diào)服,每日3次;蛏纤幩2次,每日1劑,分3次服。
(二)
處方:麥芽15~20克。
用法:水煎,每日服3次。
(三)
處方:粳米15克(炒焦黃)。
用法:水一杯煎服,每日3次。
(四)
處方:大麥芽10克,人乳1酒杯。
用法:將麥芽用人乳浸透拌炒焦,煎湯服。
傷食 納呆厭食,噯氣或嘔吐食物殘?jiān)笟忸l作,腹痛拒按,大便臭穢,瀉后痛減,夜寐不安,或伴發(fā)熱,小便短赤。治宜消食導(dǎo)滯。
(一)
處方:酒糟30克。
用法:將酒精燒焦,研末,稍對紅糖拌勻,開水送下。
用法:將雞內(nèi)金碾細(xì)末,與面粉30克,烙成薄餅,令兒食之。
(三)
處方:山楂9克,雞內(nèi)金6克。
用法:水煎后加白糖6克沖服。
(四)
用法:將上藥用水浸泡一晝夜,以水一碗煎至半碗。1歲以下,每次服0.5食匙;1~2歲,每次服1食匙。3~4歲,每次服1.5食匙。每日3次。
(五)
用法:將胡蘿卜水煎后加少許紅糖服用。
(六)
處方:生梔子9克。
用法:將生梔子研成細(xì)末,加面粉、雞蛋清調(diào)成3個(gè)餅,分別敷貼在臍部與兩足心。
(七)
處方:樸硝100克。
用法:將樸硝炒微熱,用紙包后放入布袋內(nèi),敷于臍上。
(八)
處方:紅曲15克。
用法:水煎服。
(九)
處方:雞內(nèi)金末30克。
用法:瓦上焙黃,研末。溫開水調(diào)服,每日1~5次,每次0.5~1.0克。
(十)
處方:飯鍋巴1塊(如掌大)。
用法:焙焦,煎湯送服。
(十一)
處方:神曲、山楂炭、原食物(所傷食物)炭各等分。
用法:將神曲、山楂炭與原食物炭共煎湯服之。
(十二)
處方:西瓜皮20克,絲瓜葉20克,竹葉心30克,馬齒莧20克。
用法:將藥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十二、十三、十四三方適用于小兒食積發(fā)燒。
(十三)
gydjdsj.org.cn/shiti/用法:將藥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十四)
處方:燈心草0.6克,竹葉12克,伏龍肝12克,雞蛋清1個(gè)。
用法:將藥物搗爛,調(diào)拌蛋清,外敷貼脘腹部。
脾虛挾積 面色萎黃,困倦無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jié)M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酸臭。治以健脾益氣,佐以消導(dǎo)。
(一)
處方:黨參、茯苓、白術(shù)各6克,陳皮3克,甘草3克,焦山楂4.5克,炒麥芽4.5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二)
處方:麥芽、谷芽各15克,粳米30克。
用法:谷、麥芽煎水去渣,與粳米煮粥,加紅糖適量,調(diào)服。
(三)
處方:白術(shù)10克,雞內(nèi)金5克,蟬蛻3克。
用法:共研為細(xì)末,每次服1~1.5克,溫開水調(diào)服。
(四)
處方:生山藥10克。
用法:加白糖適量,煮糊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