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六味
地黃丸)補水,八味(附桂地黃丸)補火,最開始于薛立齋,后李士材、趙養(yǎng)葵、高鼓峰、張景岳諸人,至今四五百年,基本都持這個觀點。二方原仿于仲圣《全匱要略》之
腎氣丸。但六味一方出錢氏幼科書中,是仲陽〔錢仲陽〕本以之治小兒,而今則稱為大方之通劑。考《金匱要略》,腎氣丸共出現(xiàn)五個地方,
一見于第五篇,治
腳氣上入小腹不仁;
再見于第六篇,治
虛勞腰痛小便不利;
三見于第十二篇,夫氣短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腎氣丸主之,
四見于第十三篇,治男子
消渴,小便反多,飲一斗,小便亦一斗;
五見于第二十二篇,治婦人
轉(zhuǎn)胞不得溺,但利小便則愈。
觀此五條皆瀉少腹膀胱之疾為多,故方中
茯苓、
澤瀉不可除也。觀此好象與陰虛陽虛干涉不大,而后世承用若此,可能也是仲圣之所難預料的吧。雖有后世變化活用之說,但立方之本不可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