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脈經題要
    

目經大成:脈經題要

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shù)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主血虛。脈自皮膚之上得之曰浮,陽也,金也。為病在表,瘦人見浮,兩手相得,此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沉陰水蓄脈深潛,數(shù)熱遲寒滑主痰,無力而沉虛與氣,沉而有力積寒兼。脈自肌肉之下得之曰沉,陰也,水…

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shù)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主血虛。

脈自皮膚之上得之曰浮,陽也,金也。為病在表,瘦人見浮,兩手相得,此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

沉陰水蓄脈深潛,數(shù)熱遲寒滑主痰,無力而沉虛與氣,沉而有力積寒兼。

脈自肌肉之下得之曰沉,陰也,水也。為病在里,傷寒陽證,兩手沉而澀,難治。平人沉澀,此無陽,不艱壽,必艱嗣。

遲司臟病或痰搏,沉痼 瘕子細看,有力而遲為冷痛,遲而無力定虛寒。

醫(yī)者一呼一吸,脈來三至曰遲,為陰,為陽虛,為寒。二至、一至則又遲也,不治。乍遲乍數(shù)為虛火。

數(shù)脈為陽自可知,陽中虛實又須推,數(shù)沉而小銷脾腎,肺病秋深亦不宜。

醫(yī)者一呼一吸,脈來六至為數(shù),為陽,為陰虛,為熱。七至、八至則又數(shù)也,不治。若嬰童純陽之氣,七八至為平脈,不在病例。

滑脈多由胃氣衰,痰生食郁病具來,上為吐逆下蓄血,女得無礙定有胎。

脈來圓明有力,如珠之轉旋,漉漉欲脫曰滑,陽中之陰也,土也。為實,為精聚,為陽氣衰;諗浚}形清者為有余。滑而三五不調,脈形濁者為痰。婦人脈滑須有孕,一手獨滑防半身不遂。

澀緣血少或傷精,翻胃亡陽汗雨零,寒濕入榮為血痹,女非胎病即無經。

脈來三五不調,如病蠶食葉,如輕刀刮竹皮,既短而難曰澀,陰也,金也。為血枯,為精涸,為盜汗,為心痛,為不仁。平人脈澀,此真元不足。

緊乃熱為寒氣束,為痛為瘡為中毒,緊細諸賢疝瘕,緊而虛大神不足。

脈來往有力,如轉索勁急,左右彈人手曰緊,陰陽相搏也。為寒,為痛,為筋攣,為瘡為毒;騿柧o與數(shù)、遲與緩相等,子胡不約而為一?曰∶遲數(shù)以數(shù)言,緊緩以形言,其別相遠矣。

緩脈榮衰衛(wèi)欠隆,因虛生濕更生風,然從脈里求神氣,亦在從容和緩中。

脈應指散漫,如琴弦久失更張,縱而不整曰緩,陰也,土也。為病不足,為風,為表虛,為濕痹,為血少。若浮沉得中,從容和勻者,此脾之正脈。

小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浮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脈形減于常人一倍曰小,陰也。為病不足。小而急防疝瘕,乍大乍小為勞復。若平人兩手小,上下來去皆從,此稟質之清,不在病例。

大非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脈滿胃翻須早治,脫陰咳痢亦愁余。

脈形加于常人一倍曰大,陽也。兩手上下自如,稟賦之濃,亦不在病例。若得病而脈始大,或久病脈暴大,此為邪盛。經曰∶大則病進。又曰∶形瘦脈長,多氣者死,是也。

芤形浮大軟而松,隨按隨無似沒中,亡血遺精并盜汗,真陰不濟假陽從。

脈浮大而軟,重按則根據(jù)微欲絕曰芤,陰去陽存,血脫之象也。主上下失血,遺精盜汗。

芤,慈蔥也!端貑枴窡o是名,劉三點云∶芤脈何似?絕類慈蔥,指下成窟,有邊無中!睹}經》亦云中央空,兩邊實。夫空與無中,是無胃氣耳,何得又謂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弦脈迢迢長且勁,甲乙二經皆受病,飲痰寒熱癥多端,胃氣如無防畢命。

脈端直以長,挺然指下,綽綽如按琴瑟弦曰弦,陰中之陽也,木也。為病在肝,為寒在少陽,為流飲,為痛。

弦而激為怒,弦而大為虛,乍遲乍數(shù)為瘧。硬急如新張弓弦,此無胃氣,如不食,土為邪勝,必難治。

伏持如失不無因,吐瀉交加腹痛頻,短氣宿痰停飲食,個中消息認宜真。

脈重按著骨,指下才動曰伏,陰也,水也。為積聚,為瘕疝,為少氣,為憂郁,為霍亂,為腹痛甚。伏數(shù)云熱厥,從未經見,即見未敢遽用寒涼。伏遲而澀,陰極,為陽將絕。

止脈之因不用猜,飲痰氣血食中來,數(shù)時一止陰消索,遲止真陽亦殆哉。

脈或數(shù)或遲,時一歇復來曰止,陰陽驟損之象也。陽極而陰不能和,數(shù)時一止。陰盛而陽無從入,遲時一止,上古名促、結。漸退者生,漸進者死。張長沙謂促、結皆病脈,其近于死可知矣。尚論遲止為 瘕,為寒氣;數(shù)止為氣結,為疽,為狂,為怒者哉。

濡脈陰陽真氣衰,濕痰寒泄遞相摧,多驚多汗精神憊,如此吾生豈有涯。

脈軟極細極,如晴絲,雖有若無曰濡,陰陽俱損之兆也。為中濕,為自汗,為冷,為痹,為恐怖。病后老弱見之順,平人少年見之逆。

躁形逼逼舉于皮,來盛回衰疾復徐,道是有余元不足,陰陽乖戾病嶇崎。

脈若大若緊,疾徐無常曰躁,陰中陽、陽中陰也。為痛,為驚,為中酒,為暴怒,為跌打傷。勞復虧損精血,熱占乎中,寒因于外,陰陽乖戾,亦有此脈。平人得之,其性必劣,汗下后發(fā)熱,煩渴脈躁,難治。脈經諸法具備,奈何不及躁脈。殆所謂弦者躁,緊者亦躁,洪者躁,數(shù)者亦躁耶。

已上十六脈,雖由博返約,致精歸一,而約而精之中,復有大相懸絕之境,未能一一詳核。姑述數(shù)則以概其余。如浮為表矣,凡陰虛者脈必浮大無力,豈可概言表而升散乎?沉為里矣,凡表邪初感殊甚,陰寒束于皮毛,陽氣不能外達,則脈必先見沉緊,詎可概言里而攻內乎?遲為寒矣,凡傷寒初退,余熱未清,脈雖遲而形帶滑,詎可概言寒而溫中乎?數(shù)為熱矣,凡虛損之候,氣血敗亂,脈必數(shù)而躁,愈數(shù)者愈虛,愈虛者愈躁,詎可概言熱而寒降乎?濡小固虛,而痛極壅蔽者,間嘗有此,可驟補乎?弦伏類實,而真陰大虧者,必關格倍常,可消伐乎?

又脈浮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fā)汗是也。脈沉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而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是也。脈數(shù)者常用葛根芩連湯以清之,若數(shù)而厥冷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全不管數(shù)為陽盛。脈遲者常用干附子以溫之,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 gydjdsj.org.cn/wsj/汗出,則用大承氣,那顧得諸遲為寒。陽實者,人知其脈浮大矣,至其極,反伏匿焉。此干之上九,亢龍有悔也。陰虛者,人欲其脈濡小矣,至其極,反躁疾焉。此坤之上六,龍戰(zhàn)于野也。肺病得肝脈,雖云我克微邪,然本臟之衰可占也。經曰∶氣不足,則己所勝者,輕而侮之;心病得腎脈,固知賊邪克我,而經亦有氣虛邪湊之說。凡若此類,是條目之余,另具綱領,設孟浪任意,不復以四診相參,未有不覆人于反掌。區(qū)區(qū)寸關尺之微,而欲定臟腑百病,其失可勝言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