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抗感染藥物\抗微生物藥\抗病毒藥
|
英文名 |
Adenine Arabinoside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常用單磷酸鹽為白色結(jié)晶狀粉末,極微溶于水(0.45mg/ml,25℃)。
|
功效 |
|
主治 |
治療單純皰疹病毒腦炎,新生兒單純皰疹感染,帶狀皰疹感染,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慢性乙型肝炎。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DNA的合成,本品(ARA-A)進入細胞后經(jīng)磷酸化而生成ARA-AMP、ARA-ADP、ARA-ATP。ARA-A的生物活性是由ARA-ATP所引起的,能與d-ATP(脫氧ATP)競爭地結(jié)合到病毒的DNAp上,從而抑制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治療濃度的ARA—A對宿主細胞毒性較低。
|
體內(nèi)過程 |
靜脈滴注ARA—A或ARA—AMP(其溶解度為ARA—A的100-400倍),在血液和細胞內(nèi)由腺苷脫氨酶迅速脫氨,生成次黃嘌呤核苷(ARA—Hx),其抗病毒的活性僅為ARA—A的1/30-1/50,該酶遍布全身各組織。ARA—Hx能增強ARA-A、ARA-AMP的抗病毒活性。ARA-A與腺苷脫氨酶抑制劑,如2-脫氧肋間型霉素(2-deoxycorformicin)合用可明顯提高其抗病毒效力20-50倍;而別嘌呤醇和茶堿能抑制ARA-Hx的黃嘌呤氧化酶代謝。因而使用ARA-A時上述藥物慎用。靜滴ARA-A30分鐘后血藥濃度達峰值為0.2-0.4mg/L,停藥后血漿藥物濃度迅速下降,平均15-20分鐘后即測不出。由于ARA-A以極快速度進入細胞,所以單從ARA-A的血漿水平很難估計臨床療效。ARA-A在腎、肝、脾濃度最高,腦、骨骼肌較低,進入CSF濃度約為血濃度的1/3左右,主要從腎排出,24小時以ARA-Hx的形式排出給藥量的40%-53%(原藥僅1%-3%)。
|
劑型 |
注射劑
|
規(guī)格 |
注射劑:1ml:200mg(相當(dāng)于187.4mg無水品)。
|
用法用量 |
1.成人與小兒常用量 腎功能正常者患單純皰疹性腦炎,每日按體重靜滴15mg/kg,療程10日。帶狀皰疹每日10mg/kg,療程5日。免疫缺陷者患水痘感染每日10mg/kg,療程5-7日。
2.新生兒單純皰疹感染 每日常用量,靜滴15mg/kg,連用4-5日。
3.腎功能不全者應(yīng)根據(jù)腎功能損害程度調(diào)整劑量,腎小球濾過率每分鐘低于10ml者可用常用劑量的75%。
|
不良反應(yīng) |
1.嚴重的肌痛綜合征,偶見共濟失調(diào)、震顫及癲癇發(fā)作。
2.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便秘。
3.每日用30mg/kg可有WBC減少、血小板減少,亦可引起骨髓抑制。
4.發(fā)熱、周身乏力,偶有皮疹。
5.常見暫時性轉(zhuǎn)氨酶升高和總膽紅質(zhì)增高。
6.局部應(yīng)用時可引起疼痛,局部滴眼時可致結(jié)合膜炎及變態(tài)反應(yīng)。
7.孕婦及嬰兒忌用,動物實驗有致畸作用。
8.毒性和劑量成正比。
|
注意事項 |
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有肝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3.孕婦及哺乳婦女忌用。
4.用藥過程中需定期追查血象及肝腎功能。
5.用藥的濃度<700mg/L,靜滴速度要超過12小時為宜。
|
貯藏 |
避光,密閉保存。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