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原機啟微1370年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熟地黃3g,當歸3g,白芍藥3g,川芎3g,藁本2.1g ,前胡2.1g,防風(fēng)2.1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目為物傷,及血虛頭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熱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1.眼外傷:應(yīng)用本方加減:生地20g,當歸12g,赤芍10g,川芎10g,前胡10g,防風(fēng)10g,藁本10g,甘草6g。日1劑水煎服。治療眼外傷38例,結(jié)合眼部及全身情況加減。部分病例配以必要的西醫(yī)治療。治療眼外傷38例,男35例,女3例,年齡5-69歲;病程最短2小時,最長6個半月。痊愈:傷口愈合,局部刺激癥狀消失,出血全部吸收,眼底水腫滲出消退,瞳孔恢復(fù)至正常大小,視力提高5行以上。顯效:傷口愈合,局部刺激癥狀基本消失,眼底水腫滲出基本消退,瞳孔縮小至5mm大小,視力提高3行以上。好轉(zhuǎn);傷口愈合,局部刺激癥狀減輕,出血部分吸收,眼底水腫滲出部分消退,瞳孔縮至6mm大小,視力提高1-3行。無效:局部自覺癥狀無減輕,休征無好轉(zhuǎn),視力無提高甚或下降。結(jié)果38例40只眼中痊愈30只眼,顯效6只眼,好轉(zhuǎn)2只眼;無效2只眼;總有效率為95%。 又有報道,用當歸15g,熟地50g,白芍15-50g,川芎I0g,前胡15g,藁木I5g,防風(fēng)I5g,細辛5g,炒荊芥12g。因外傷致瞳孔散大者加五味子10g,山萸肉10g。治療眼部頓挫傷48例,結(jié)果:一般3-5日,重者7-10日治愈,治愈率達95%。 2.外傷性前房積血:應(yīng)用本方加減:當歸12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2g,藁本10g,前胡10g,防風(fēng)10g。日1劑水煎服。日1劑水煎服前房凝血塊色黑而紫加桃仁、紅花;前房積血色鮮紅加黃芩;伴眼脹、眉棱骨病加白芷、羌活;繼發(fā)性出血加茅根、藕節(jié)、生蒲黃。水煎服。治療外傷性前房積血。84例85只眼中男5l例,52只眼;女33例,33只眼;男與女之比約1.5:1;年齡最小為12歲,最大為54歲,平均21歲。治療組54例55只眼,對照組30例30只眼。結(jié)果:治療組治愈49只(9.09%);有效5只(9.09%);無效1只(l.82%)。對照組治愈20只(66.66%),有效8只(26.66%);無效2只(6.66%)。兩組繼發(fā)性出血比較:治療組55只眼中,繼發(fā)性出血6只,發(fā)病率為10.09%;對照組30只眼中,繼發(fā)性出血10只,發(fā)病率為33.33%。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