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2,11(12):1130-1131
|
劑型 |
灌腸劑
|
藥物組成 |
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敗醬草15g,紅藤20g,乳香15g,沒藥15g,青皮15g,陳皮15g,元胡12g,三棱15g,莪術(shù)15g。
|
加減 |
|
功效 |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行氣導(dǎo)滯,化瘀止痛,消積除癥。
|
主治 |
慢性盆腔炎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后,患者胸膝位或側(cè)臥位,用5號導(dǎo)尿管插入肛門灌腸,保留1.5-2.5小時(shí),每夜1次,7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貴德縣人民醫(yī)院童生慶,觀察了婦炎Ⅱ號方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分為兩組,均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 諾酮類及甲硝唑等加入輸液靜點(diǎn)治療,日1次,7日為1療程。本組并用婦炎Ⅱ號方。療效標(biāo)準(zhǔn):治愈:臨床癥狀及婦檢恢復(fù)正常,B超檢查炎性包塊消失。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zhuǎn),B超檢查炎性包塊縮小2/3。好轉(zhuǎn):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包塊縮小1/2。無效: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結(jié)果:本組45例,痊愈26例,顯效9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44例,痊愈11例,顯效12例,好轉(zhuǎn)1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1.82%。本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本組對附件炎、盆腔炎性包塊及宮頸肥大的療效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