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Wang guon jue
|
傣藥名 | 故望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槲蕨科植物巖姜蕨的根莖。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巖姜蕨 Pseudodrynaria coronans(Wal1.)Ching
多年生附生大叢草本,高達lm以上。根莖帶肉質(zhì),粗厚,橫走,密被鱗片,鱗片棕色,長條形,有睫毛。葉簇生,葉片硬革質(zhì),有光澤,長圓披針形,中部寬15~25cm,向下窄縮成翅狀柄,近基部處稍變闊而呈心形,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條形,寬2~3.5cm,先端漸尖,全緣,葉脈兩面明顯,下面粗凸,網(wǎng)狀,網(wǎng)眼有單一或分叉的內(nèi)藏小脈。孢囊群生于靠近側(cè)臥的網(wǎng)眼上邊和內(nèi)藏小脈的交叉點上,長圓形,成熟時呈斷條形,無蓋。
附生于海拔100~1900m的雨林、季雨林中樹上、巖石上。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冬、春季采挖,除去葉片及泥沙,曬干或蒸熟后曬干,用火燎去毛茸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澀,性平。入水、風(fēng)塔。
|
功效 | 清火原血止血,澀腸止瀉,祛風(fēng)利水,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用水磨汁擦。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