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Wenbo
|
維藥名 | 比也
|
別名 | 撒法而者里《回回藥方三十六卷》,賽排爾吉力、比依《拜地依藥書》。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是一種眾所周知的植物果實。原植物高l~2丈,被短柔毛和鱗片,枝多,小枝被有黃色柔毛。葉寬卵形至長圓形,先端尖或微凹,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葉脈明顯,全線,葉柄長半寸,具柔毛;▎紊谀壑敹,花白色,倒卵形。果實呈梨形或蘋果狀,成熟時黃色,外被棕黃色柔毛,分為甜、酸和酸辣三種。”根據(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植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榅桲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榅桲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榅桲 Cydonia oblonga Mil1.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3~8m。芽小,被短柔毛和鱗片,枝多而叢生,小枝被有黃色柔毛,后脫落。單葉互生,寬卵形至長圓形,長5~10cm,寬3~5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葉脈明顯,全緣,葉柄長8~18mm,具柔毛;▎紊谀壑敹耍◤4~5cm;萼鐘狀,萼片5枚,全緣,外曲,卵狀或披針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2~3cm;雄蕊20枚;下位子房5室,花柱5,分離,下部有短柔毛。梨果呈梨形或蘋果狀,成熟時黃色,外被棕黃色柔毛,直徑5~7cm,果梗短。種子多數(shù)棕黑色;ㄆ5月,果期9~10月。
我國東北三省、江蘇、湖北、陜西、新疆等地有栽培;國外伊朗、印度、前蘇聯(lián)等亦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于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后縱切成兩瓣或切成厚片曬干。貯藏于陰涼通風處,防蟲蛀。
|
藥材鑒別 | 果實呈梨狀,質(zhì)堅硬,往往縱剖為兩半。外皮光滑不皺,暗紅色或黃棕色;肉厚而粗,斷面顆粒狀,邊緣不卷曲。質(zhì)松體輕,隔瓤淡黃棕色,上有種子脫落之凹痕。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呈棕色或黃棕色。果皮表皮細胞黃棕色,多角形,壁厚。石細胞多單個散離,呈卵圓、類圓或長橢圓形;孔溝明顯,或呈分枝狀,胞腔較狹小,長為30~40μm,直徑大多40μm,壁厚約16μm。單細胞毛多彎曲,有的內(nèi)含黃棕色物,直徑約10μm。網(wǎng)紋導(dǎo)管少見,網(wǎng)孔較大,直徑6~10μm。果皮柵狀細胞少見,上分布有淀粉粒;淀粉粒較多,單;3~5個組成的復(fù)粒。小方晶邊長7.5~12.5μm。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甜者濕熱,酸者干寒;味微酸而澀。
1.《注醫(yī)典》:“一級末寒、二級首干。”
2.《白色宮殿》:“一級末寒、二級干!
3.《拜地依藥書》:“一級未寒。有人認為二級末寒,還有人認為三級末寒。甜榅桲藥性為絕對濕寒,有人認為濕寒度為平!
4.《藥物之園》:“寒熱度為近似于平。有人認為偏熱,一級末濕!
|
功效 | 補胃,開胃,止惡,止瀉,補腦,強心,悅志,安神,止咳,化痰。
|
主治 | 主治胃腸疾病,食欲不振,肝炎,胃炎,消化不良,惡心,腹瀉,心慌,心悸,煩躁,咳嗽。對于小兒胃腸疾病有特殊療效。
1.《注醫(yī)典》:“止汗,潤膚,除癬,清熱消腫,平喘止咳,涼血止血,潤喉潤肺,降逆止吐,止渴補胃,增強食欲,利尿通經(jīng),托肌抗垂等。治出汗不止,皮膚皸裂,頭癬,眼部熱腫,氣喘咳嗽,咳血,喉干肺燥,惡心嘔吐,口渴胃虛,食欲不振,尿灼閉經(jīng),脫肛,子宮下垂等!
2.《白色宮殿》:“止瀉軟腸等。治輕度腹瀉和輕度便秘等!
3.《拜地依藥書》“止瀉強身,補胃利尿,補腦強心,托肌抗垂等。治腹瀉體弱,胃脘虛弱,尿道灼痛,小便不利,腦虛心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4.《藥物之園》:“爽心悅志,解郁止痛,止痢止瀉等。治心悸心慌,郁憂頭痛,腹瀉日久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10~30g,根據(jù)病情可用至40g?扇胩菨{劑、蜜膏、湯劑、果漿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本品用量過多,可引起咳嗽,呃逆和肌肉抽筋。矯正藥為蜂蜜、洋茴香。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蘋果、梨代。
|
附方 | 1.治輕度腹瀉 取適量榅桲,飯前食用。
2.治輕度便秘 取適量榅桲,飯后食用。(1、2方出自《白色宮殿》)
3.治腹瀉體弱,胃脘虛弱 取適量榅桲,擠出汁液,內(nèi)服。
4.治尿道灼痛 取適量榅桲,擠出汁液,滴入尿道。
5.治小便不利 取適量榅桲,與適量蜂蜜煎湯內(nèi)服。
6.治腦虛心虛 取適量榅桲,鼻聞。(3~6方出自《拜地依藥書》)
7.治子宮下垂,胃下垂 取適量棍桲,煎湯制成灌腸液,待涼后灌腸。
8.治心悸心慌,郁憂頭痛 取適量榅桲,食用。
9.治腹瀉日久 取適量榅桲,去仁,放入研細肉豆蔻,埋在火中焦熟食用。(7~9方出自《藥物之園》)
|
制劑 | 1.朱瓦日西 比也 消食膏 榅桲汁900ml,煉蜜900ml,葡萄醋100ml,干姜、黑胡椒、白胡椒、蓽茇、肉桂各10g,洋乳香6g。先將榅桲汁和葡萄醋放入煉蜜,義火煎成黏糖狀后,藥物研成細粉,過羅,摻入黏糖漿里攪拌制成消食膏即可。性濕熱。功能補胃補肝,開胃消食等。主治胃虛,肝虛,胃納不佳,消化不良等。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根據(jù)病情取適量服用。(《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yī)學》方劑部分)
2.謝日比提 比也 糖漿 榅桲汁5000ml,砂糖20kg。先將根樣用布擦去其表面上的絨毛,切成碎片,用軋壓機壓取其汁,棄出殘渣,過濾。在5000ml棍棒汁里,加進20kg砂糖,用溫火煎煮制成糖漿即可。性平。功能強心,健胃,補肝,安神,止瀉,降逆止吐,增強食欲等。主治各種心臟疾病、胃腸疾病、肝臟疾病,神經(jīng)衰弱,腹瀉,惡心,食欲不振等。內(nèi)服,日服3次,每次1~5歲者2~16ml,5~10歲者20~30ml,10歲以上者酌情30~40ml。(《醫(yī)學之目的》)
3.木熱巴衣 比也 果漿 榅桲3000g,水2500ml,砂糖2000g。將榅桲擦干凈,切開去籽,洗凈后切成薄片,加入水后用溫火煎煮至剩一半時,再加入砂糖熬成果漿即可。性二級濕熱。功能強心健胃,止酸止嘔,增強消化,滋補肝臟等。主治心悸心慌,胃酸過多,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肝臟虛弱等。內(nèi)服,每日3次。每次30ml,飯后服用。(《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yī)學》方劑部分)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維吾爾藥材標準(上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3.363 藥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上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422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