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Zang dian di me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嘎地格-那赫布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報春花科植物西藏點地梅的全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西藏點地梅 Androsacemariae Kanitz var .ti-betica(Maxim.) Hard.-Mazz.
多年生草本。主根暗褐色,具多數(shù)纖細支根。匍匐莖縱橫蔓延,暗褐色,蓮座叢常集生成疏叢或密叢,基部有宿存老葉,新枝紅褐色,長1~3cm,頂端疏生新葉。葉灰藍綠色,矩圓形,匙形或倒披針形,長1~2(~3)cm,寬2~4(~5)mm,先端急尖或漸尖,有軟骨質(zhì)銳尖頭,基部漸狹或下延成柄狀,兩面無毛,邊緣軟骨質(zhì),具明顯緣毛。花葶1~2枚,直立,高2~8(12)cm,被柔毛,邊緣軟骨質(zhì),有緣毛,花梗直立或略彎曲,長5~8mm,果期可延伸至1.2cm;花萼鐘狀,長約3mm,外面密被柔毛和短腺毛,5中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花冠淡紫紅色,直徑8~10mm,喉部黃色,有絳紅色環(huán)狀凸起,邊緣微缺,花冠裂片倒卵形,長4mm;柱頭稍膨大。蒴果倒卵形,頂端5~7裂,稍超出花梗。種子數(shù)枚,小,褐色,近矩圓形,背腹壓扁,種皮有蜂窩狀凹眼;ㄆ5~6月,果期6~7月。
生于海拔1000~2900m的山地草甸及亞高山草甸,適應(yīng)于砂質(zhì)壤土。分布于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呼和浩特、阿拉善盟及山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夏季花開時采集全草,除去雜質(zhì),陰干。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功效 | 利尿,燥協(xié)日烏素,消腫,殺黏。
|
主治 | 主治浮腫,水腫,關(guān)節(jié)協(xié)日烏素病,炭疽,咽喉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治浮腫,水腫 藏點地梅15g,訶子、紅花7.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用白糖引,溫開水送服。(《蒙醫(yī)藥方匯編》三味代格尼音尼古查額木)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