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鼻腔粘膜
按其組織學構造和生理機能的不同,分為嗅區(qū)粘膜和呼吸區(qū)粘膜兩部分。
1.嗅區(qū)粘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內側面及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為假復層無纖毛柱狀上皮,由嗅細胞、支持細胞、基底細胞組成。其固有層內含分泌漿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氣味物質微粒,產(chǎn)生嗅覺。嗅細胞為雙極神經(jīng)細胞,其中央軸突匯集多數(shù)嗅細胞嗅絲,穿過篩板達嗅球,周圍軸突突出上皮表面,成為細長的嗅毛(圖1-8)。
圖1-8 嗅神經(jīng)
2.呼吸區(qū)粘膜:除嗅區(qū)外,鼻腔各處均由呼吸區(qū)粘膜覆蓋,該區(qū)粘膜屬復層或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其纖毛的運動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內含有豐富的漿液腺、粘液腺和杯狀細胞,能產(chǎn)生大量分泌物,使粘膜表面復有一層隨纖毛運動不斷向后移動的粘液毯(mucous blanket)。粘膜內有豐富的靜脈叢,構成海綿狀組織,具有靈活的舒縮性,能迅速改變其充血狀態(tài),為調節(jié)空氣溫度與濕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粘膜最厚,對鼻腔的生理功能甚為重要,故手術時不宜過多去除。醫(yī).學.全.在.線gydjdsj.org.cn
三、鼻竇
鼻竇(nasal sinuses)為鼻腔周圍顱骨含氣空腔,按其所在顱骨命名為額竇、篩竇、上頜及蝶竇,共四對。各鼻竇的發(fā)育進度不一致,初生兒只有上頜竇和篩竇,到三歲時額竇和蝶竇才開始出現(xiàn),各鼻竇形狀,大小隨著年齡、性別和發(fā)育狀況而有所不同(圖1-9)。
圖1-9 鼻竇面部的投影
臨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竇口所在位置,將鼻竇分為前、后兩組,前組鼻竇包括上頜竇、前組篩竇和額竇,其竇口均在中鼻道。后組鼻竇包括后組篩竇和蝶竇,前者竇口在上鼻道,后者竇口在蝶篩隱窩。
。ㄒ)上頜竇(maxillary sinus)
在上頜骨體內,為鼻竇中最大者,容積約15~30ml,形似橫置的錐體,錐體之底即上頜竇內側壁,錐體尖部在上頜骨顴突處,15歲時竇的大小幾與成人相同。
頂壁:即眶底,故眶內與竇內疾病可相互影響。頂壁有眶下神經(jīng)及血管的骨管通過。
前壁: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稱“尖牙窩”,上頜竇手術多經(jīng)此進入,尖牙窩上方有眶下孔,為眶下神經(jīng)及血管通過之處。
后外壁:與翼腭窩相隔,上頜竇腫瘤破壞此壁侵入及翼內肌時可致張口困難。
內壁:為鼻腔外側壁的一部分,后上方有上頜竇竇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附著處骨質薄,經(jīng)此行上頜竇穿刺術。
底壁:為牙槽突,常低于鼻腔底部,與上頜第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有的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竇內粘膜下,故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反之,上頜竇炎癥或腫瘤的侵犯亦常引起牙痛、牙松動等癥狀。
。ǘ)篩竇(ethmoid sinus)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內壁之間的篩骨內,呈蜂房狀小氣房,每側10個左右,氣房大小、排列及伸展范圍極不規(guī)則,兩側常不對稱,有篩迷路(ethmoid labyrinth)之稱。篩竇以中鼻甲附著緣為界,位于其前下者為前組篩竇(anterior ethmoid sinus),開口于中鼻道。中鼻甲后上者為后組篩竇(posterior ethmoid sinus),開口于上鼻道,實際上前、后組篩竇很難截然分開(圖1-10)。
圖1-10 各鼻竇相互關系
篩竇頂壁位于篩板之外側,為顱前窩底部。底壁前部是上頜竇上壁的內側緣,后部是腭骨的眶突。外壁菲薄如紙,為眶內側壁的紙樣板(lamina papyracea),故篩竇或眼眶炎癥可相互感染。
(三)額竇(frontal sinus)
位于額骨內,出生時尚未形成,一般至三歲開始出現(xiàn),成年后才告完成,但其大小、形狀極不一致,有時可一側或兩側未發(fā)育。額竇的前壁為額骨外板,較堅厚,內含骨髓,后壁為額骨內板,較薄,與額葉硬腦膜相鄰,有導血管穿過此壁入硬腦膜下腔,故額竇感染可經(jīng)此引起鼻源性顱內并發(fā)癥。底壁為眶頂及前組篩竇之頂,其內側相當于眶頂?shù)膬壬辖,骨質甚薄,急性額竇炎時該處有明顯壓痛,額竇囊腫破壞此壁可使眼球向外、向下方移位。額竇開口于竇底內側,經(jīng)鼻額管(nasofrontal duct)通入中鼻道前端。內壁為分隔兩側額竇的額竇中隔,上段常偏曲。
。ㄋ)蝶竇(sphenoid sinus)
位于蝶骨體內,一般三歲才出現(xiàn),成年發(fā)育完成,形狀大小不一。由蝶竇中隔分為左右兩側,兩側常不對稱。頂壁與顱前窩及顱中窩相隔,頂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故可通過蝶竇行垂體腫瘤摘除術。外側壁有視神經(jīng)壓跡和頸內動脈及三叉神經(jīng)上頜動脈及三叉神經(jīng)上頜支壓跡。后壁為蝶骨體。前壁與篩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緣相接。下壁即后鼻孔與鼻咽頂。蝶竇開口位于前壁的上方,通過蝶篩隱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