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ㄎ澹┸涬、咽喉的運動和感覺:
[解剖生理]
此外,舌咽神經也傳導舌后1/3部份的味覺;迷走神經則傳導胸腹腔的內臟感覺,其纖維分別源自上神經節(jié)和結神經節(jié),傳入腦干的孤束核。
[檢查方法]
1.腭咽喉運動:了解并觀察有無吞咽困難,飲水嗆咳或反流,發(fā)音嘶啞或鼻音,觀察懸雍垂是否居中,軟腭有無下垂。囑病人發(fā)“啊”聲,觀察軟腭能否上舉,兩側是否等高。聲帶運動可用間接喉鏡觀察。
2.咽壁反射:觀察和比較用壓舌板輕觸左右咽后壁引起的惡心、作哎反應情況,并了解感覺的靈敏程度。
[臨床意義]
1.真性延髓(球)麻痹:指疑核和舌咽、迷走神經受損時出現(xiàn)的一側或雙側軟腭麻痹、咽反射減弱或消失、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和發(fā)音嘶啞的征象。相當于肢體的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2.假性延髓麻痹:指支配疑核的雙側皮質腦干束受損后出現(xiàn)的腭咽喉諸肌麻痹現(xiàn)象,但咽反射存在,可伴雙側錐體束征等。相當于肢體的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均參見定位診斷一章。
。┥嗉∵\動
[解剖生理]
[檢查方法]
囑張口,觀察舌在口腔中位置:再囑伸舌,看是否偏斜及舌肌有無萎縮或肌纖顫。
[臨床意義]
1.中樞性舌瘓:舌下神經核僅受對側皮質腦干束支配。故一側中央前回或皮質腦干束損害時,引起對側舌肌癱瘓,伸舌偏向病變對側。
2.周圍性舌癱:指舌下神經核或舌下神經病變,除引起同側舌肌癱瘓(伸舌偏向病變側)外,尚有該側舌肌萎縮和舌肌纖顫。
三、運動系統(tǒng)
[解剖生理]運動系統(tǒng)主要由以下結構組成:
1.周圍(下)運動神經元:由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顱神經運動核以及兩者的運動纖維組成,是各種脊髓節(jié)段性反射弧的似出通路,參與所支配肌肉的營養(yǎng)功能,并參與肌張力形成。
2.中樞(上)運動神經元:即錐體束。起自皮層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葉運動細胞,發(fā)出纖維經內囊、大腦腳下行,分為兩支:
(1) 皮質腦干束:來自中央前回上1/3部份,纖維到達兩側顱神經運動核,但面神經核下部、副神經核中支配斜方肌部分及舌下神經核只受對側支配。
(2) 皮質脊髓束:來自中央前回上2/3部分和旁中央小葉,到達延髓下端腹側時,大部分交叉到對側(錐體交叉),終止于脊髓前角細胞;小部分下降到脊髓不同平面時再陸續(xù)交叉到對側前角細胞。
上運動神經元支配下運動神經元,使肌肉收縮成為受意識支配的、有目的的自主運動,并抑制和調節(jié)下運動神經元的過度活動。
3.錐體外系統(tǒng):包括底節(jié)、黑質、紅核、丘腦底核等結構,經過網(wǎng)狀結構及頂蓋的神經通路,支配下運動神經元。系原始運動中樞,受皮層的抑制調節(jié),并參與肌張力的形成。
4.小腦系統(tǒng):通過三對小腦腳(繩狀體、橋臂、結合臂)與大腦、底節(jié)、腦干、脊髓等聯(lián)系。支配下運動神經元主要通過紅核及網(wǎng)狀結構的下行通路,以維持軀體的平衡和自主運動的準確、協(xié)調和流利,稱為共濟運動。
[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1.肌力:先觀察自主活動時肢體動度,再用作對抗動作的方式測試上、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力,雙手的握力和分指力等。須排除因疼痛、關節(jié)強直或肌張力過高所致的活動受限。
輕微肌力減退檢查方法:①雙手同時迅速握緊檢查手指;紓任帐州^慢,力量稍輕。②雙手指盡力分開后手掌相對,觀察兩側指間隙大小。患側分開較小。③兩臂前伸,患臂逐漸下垂(Barre試驗)。④仰臥、伸直下肢時,可見患側足外旋;或雙腿屈曲,使膝、髖關節(jié)均呈直角,可見患側小腿逐漸下垂(Magazini試驗)。
肌力按六級分法記錄,肌力的減退或喪失,稱為癱瘓!0級”一完全癱瘓!1級”至“4級”,為不全性癱瘓或輕癱:“1級”一有肌肉收縮而無肢體運動;“2級”一肢體能在床面移動而不能抬起:“3級”一肢體可抬離床面:“4級”一能抵抗部份外界阻力;“5級”一正常肌力。
癱瘓就其性質而言,可分為:
(1) 下運動神經元性(周圍性)癱瘓:見于脊髓前角細胞、前根以及運動神經病變。表現(xiàn)為肌力減退或完全不能活動,肌張力減低,深反射消失,肌肉萎縮,可有肌纖維或肌束震顫。
(2) 上運動神經元性(中樞性)癱瘓:見于中央前回或皮質脊髂束損害。也出現(xiàn)肢體肌力減退或完全不能活動,但由于其對下運動神經元的抑制被解除,故出現(xiàn)肌張力痙攣性增高(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張力增高),深反射亢進,常有髕、踝陣攣,病理反射陽性,但淺反射減弱或消失。除廢用性萎縮外,肌肉無局限性萎縮,亦無肌震顫。但在嚴重病變的急性期可出現(xiàn)為肌張力降低,深反射消失。
2.肌容積:觀察、觸摸肢體、軀干乃至顏面的肌肉有無萎縮及其分布情況,兩側對比。必要時用尺測理骨性標志如髕、踝、腕骨上下一定距離處兩側肢體對等位置上的周徑。
肌萎縮見于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亦可見于各種肌病,如肌營養(yǎng)不良癥等。后者稱肌源性肌萎縮。廢用性肌萎縮見于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關節(jié)固定等。
肌病時還須注意腓腸肌等處有無假性肥大。
3.肌張力:指肌肉的緊張度。除觸摸肌肉測試其硬度外,并測試完全放松的肢體被動活動時的阻力大小。兩側對比。
(1) 肌張力減低:見于①“牽張反射弧”中斷時,如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和后根、后索病變等。②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的休克期。③小腦病變。④某些錐體外系病變,如舞蹈癥等。
(2) 肌張力增高:①痙攣性肌張力增高:見于錐體束病變,系牽張反射被釋放而增強所致。上肢屈肌張力增高,呈“折刀狀”,下肢伸肌張力增高。②強直性肌張力增高:見于錐體外系病變,如震顫麻痹等。伸、屈肌張力均增高,呈“鉛管樣”或“齒輪狀”。
此外,腦干前庭核水平以下病變還可見去大腦強直—四肢呈現(xiàn)強直性伸直。皮質廣泛病變可見去皮制強直,表現(xiàn)為上肢屈曲內收,日新月異臂緊貼胸前,下肢強直性伸直。
4.共濟運動:平衡與共濟運動除與小腦有關外,尚有深感覺參與,故檢查時應睜、閉眼各作一次。肌力減退或肌張力異常時,此項檢查意義不大。
共濟運動檢查通常沿用以下方法:①指鼻試驗:囑用食指尖來回觸碰自己的鼻尖及檢查者手指,先慢后快;②跟膝脛試驗:仰臥,抬起一側下肢,然后將足跟放在對側膝蓋上,再使足跟沿脛骨前緣向下移動。此外,也可觀察患者作各種精細動作如穿衣、扣扣、寫字時表現(xiàn)。
平衡檢查常用Romberg試驗:并足站立,兩臂前伸,觀察有無晃動和站立不穩(wěn)。
(1) 小腦性共濟失調:睜閉眼均有共濟失調表現(xiàn),肌張力減低。小腦半球病變以肢體共濟失調為主,小腦蚓部病變以軀干共濟失調即平衡障礙為主。
(2) 感覺性共濟失調:深感覺缺失所致,故睜眼視力代償后,共濟失調不明顯。多累及下肢,出現(xiàn)肌張力減低,腱反射消失,震顫覺和關節(jié)位置覺喪失,行走時有如踩棉花感,為此,行走時舉足過高,踏地過重,呈現(xiàn)“跨閾步態(tài)”。黑暗中癥狀更加明顯。見于后索及嚴重的周圍神經病變。
5.不自主運動:不自主發(fā)生的無目的異常運動。注意觀察其形式、部位,速度、幅度、頻率、節(jié)律等,并注意與自主運動、休息、睡眠和情緒改變的關系。兩側對比。
(1) 震顫:為主動肌與拮抗肌交替收縮的節(jié)律性擺動樣運動,可為生理性呀病理性;后者按與隨意運動的關系,分為:①靜止性震顫:指肢體靜止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震顫。如震顫麻痹癥,震顫多見于手及手指,典型者呈“搓藥丸”樣。②運動性(意向性)震顫:指肢體運動且指向一定目標時出現(xiàn)的震顫。震顫在肢體快到達目標時開始出現(xiàn)或變得更明顯,多見于小腦病變。
(2) 肌纖維震顫和肌束震顫:為局限于肌肉的細小、快速或蠕動樣顫動,不引起關節(jié)的活動。發(fā)生于下運動神經元變性期,肌肉極度萎縮時可消失。
(3) 抽搐:分為兩種:①陣攣性抽搐:陣發(fā)性發(fā)作的主動肌群與拮抗肌群的有節(jié)律的交替性收縮?梢娪陬伱妫ㄈ缑婕〕榇acial tics)、肢體(如局限性運動性癲癇)或全身(如強直性痙攣性癲癇發(fā)作的痙攣期)。②強直性抽搐:陣發(fā)性發(fā)作的肌肉或肌群持續(xù)性強直收縮?删窒抻谀骋患∪猓ㄈ珉枘c肌痛性痙攣)、某一肌群(如手足搐搦)或全身(如強直性痙攣性癲癇發(fā)作的強直期)。
(4) 舞蹈樣動作:為不規(guī)律的、不對稱的、幅度不等的急促動作。如突發(fā)的肢體伸展、擠眉、眨眼、伸舌、擺頭等。見于錐體外路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