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辨脈法篇
    

醫(yī)宗金鑒:辨脈法篇

辨者,別也。辨脈者,辨別諸脈之名也。法者,諸脈部位至數(shù),形狀相類相反,別之各有其法也。脈名者,如浮、沉、遲、數(shù)、滑、澀諸脈之名是也。部位者,如浮、中、沉、上、下之部位是也。至數(shù)者,如遲三至,數(shù)六至之至數(shù)是也。形狀者,如滑流、澀滯之形狀是也。相類者,如…

辨者,別也。辨脈者,辨別諸脈之名也。法者,諸脈部位至數(shù),形狀相類相反,別之各有其法也。脈名者,如浮、沉、遲、數(shù)、滑、澀諸脈之名是也。部位者,如浮、中、沉、上、下之部位是也。至數(shù)者,如遲三至,數(shù)六至之至數(shù)是也。形狀者,如滑流、澀滯之形狀是也。相類者,如弦與緊,滑與動之類是也。相反者,如浮與沉,虛與實之反是也。皮膚取而得之,謂之。唤罟侨《弥,謂之沉,此以脈之上下部位而得名也,是則凡脈因部位而得名,皆統(tǒng)乎浮沉矣。如浮而無力謂之濡,沉而無力謂之弱;浮而極有力謂之革,沉而極有力謂之牢;浮中沉俱有力,按之且大謂之實,浮中沉俱無力,按之且大謂之虛;浮中沉極無力,按之且小,似有似無,謂之微,浮中沉極無力,按之且大渙散不收,謂之散;浮沉有力,中取無力,謂之芤,按之至骨,推尋始得,謂之伏,此皆以部位兼形狀相反,而得名者也。一息三至,謂之遲;一息六至,謂之數(shù),此以脈之至數(shù)而得名者也,是則凡脈因至數(shù)而得名者,皆統(tǒng)乎遲數(shù)矣。

如一息四至謂之緩,一息七至謂之疾,數(shù)時一止謂之促,緩時一止謂之結,至數(shù)不乖,動而中止,不能自還,須臾復動,謂之代,此皆以至數(shù)兼相類而得名者也。流利如珠,謂之滑;進退艱難滯澀,謂之澀,此以脈之形狀而得名也,是則凡脈因形狀而得名者,皆統(tǒng)乎滑澀矣。如脈形粗大,謂之大;脈形細小,謂之。粊砣ヌ鎏,謂之長;來去縮縮,謂之短;來盛去衰,謂之洪;其形如豆,動搖不移,謂之動;狀類弓弦,按之端直且勁,謂之弦;較弦則粗,按之左右彈指,謂之緊,此皆以形狀兼相類相反而得名者也。此辨脈之大概也。診者于此能詳審而擴充之,則進乎法矣。今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別之以為綱;以大、小、虛、實,諸脈辨之以為目,務使陰陽標本,虛實寒熱,心中有據(jù),指下無差,庶心手相得,而辨證處方,自無錯謬矣。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注】

此以脈之陰陽,辨病之陰陽生死法也。浮、大、數(shù)、動、滑,五者,比之諸脈為有余,陽道有余,故曰陽也。沉、澀、弱、弦、微,五者,比之諸脈為不及,陰道不及,故曰陰也。陰病,謂陰寒病也。見陽脈,謂見陽熱脈也,陽熱脈,即浮、大、數(shù)、動、滑類也。以陰病得陰脈證脈相應,死難必也。陰病若得陽脈,猶冬盡春生,萬物雖未即生,然日進生機,故曰生也。陽病,謂陽熱病也。見陰脈、謂見陰寒脈也。陰寒脈即沉、澀、弱、弦、微類也。以陽病得陽脈,證脈相應,生可卜也;陽病若得陰脈,如暑去秋來,萬物雖未即死,然日趨死候,故曰死也。蓋天人無二理,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陽主生,陰主殺故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陰陽者,通藏府血氣表里虛實,風寒寒熱而總言之也。

程知曰:陰病見陽脈而主生者,邪氣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陽病見陰脈而主死者,邪氣自表入里,正虛邪盛也。故正氣實者,多見陽脈,正氣虛者,多見陰脈。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注】

緩,四至脈也,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數(shù),六至脈也,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陰陽偏勝則病,故曰:此皆病脈也。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按】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至,名曰結陰也數(shù)語,文義不順,且前論促結之脈已明,當是衍文。

【注】

脈來至數(shù)不乖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乃一藏無氣,求他藏以代續(xù)之故也。凡病得此代脈者,必為難治,蓋以促結之止,如急行而蹶,雖然中止,即能自還,非代脈之止可比也。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fā)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若數(shù)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按】

『素問』曰:陽加于陰謂之汗,陽加于陽,豈有汗出之理?陽動則「汗出」二字當是「發(fā)熱」二字;陰動則「發(fā)熱」二字當是「汗出」二字。

【注】

動者躁動也,謂陰陽互相鼓擊而不寧也。動,陽脈也,寸為陽,陽乘擊于陽,故陽動發(fā)熱也。尺為陰,陰乘擊于陰,故陰動汗出也。關界乎陰陽,則陰陽互相乘擊,故發(fā)熱汗出同見也。此為動而有力,陽盛之候,若按之不鼓,是為陽衰之診,則必形冷而不發(fā)熱,汗出而必惡寒,非搏擊陽盛之動,乃擾亂陽虛之動也,由三焦之陽氣傷,則不能外溫肉分,故有是證也。動脈之狀,頗似數(shù)脈,惟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故名曰動也。厥厥者,謂似有根之搖動,動而不移,非若滑脈之流動,動而不居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陰陽相搏之陰陽,以二氣言;陽動陰動之陰陽,以部位言。下言動脈之定位與其形狀,厥厥舉發(fā)貌。

程知曰:陽升陰降,交通上下,往來于尺、寸之間,則沖和安靜,惟陽欲升,而陰不足以和之使降,則兩相搏擊,其脈必數(shù),而厥厥搖動見于關上也。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注】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此非謂浮緊即弦脈,乃謂浮而勁緊,弦之狀也。弦緊相類,惟恐人將弦作緊,將緊作弦,故并舉相形以別之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即所謂端直也;緊者如轉索無常,即所謂不端直也。端直則不能如轉索,轉索則不能似端直,其為勁急則同,所以相類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此明弦緊之辨。按之不移,言如弦之張于弓,一定而不可動移也。轉索無常,言左右旋轉而不可拘也。

程知曰:緊為寒邪方盛,直細中有轉動急疾之意,故謂如轉索也。張錫駒曰:弦緊之分,在移與不移耳!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注】

脈形粗大有力,謂之大;浮沉有力,中取無力,狀如□管謂之芤;沉而且大,按之勁急有力,謂之牢;浮而且大,舉之勁急有力,謂之革,革脈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弦則為勁,減其中取之勁,外急象也;大則為實,小其中取之實,中空像也,此以弦減、芤虛二脈,形容革脈也。女子得之半產漏下,男子得之亡血失精,寒虛相搏故也。

【集注】

程知曰:言弦而虛大之脈也。弦則為減,謂陽氣減少而寒也;大則為芤,謂似革中空而虛也。虛寒相摶,則精血漏失,故有革象也。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脈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注】

此下,皆殘賊為病之診也。相乘之脈為正氣虛,隨我所虛而乘及之之謂也。殘賊之脈為邪氣實,恃彼之強而虐及之之謂也。此六脈者名曰殘賊,殘則明傷,賊則暗襲,脈中有此當屬實邪,不論何部,但本脈中兼見此脈,輒防邪至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諸脈,謂各部之脈也。作,起也。言六者若見于各部之脈中,則皆能于其部生起病端。

張錫駒:殘,傷殘;賊,賊害也。言此六者之脈,足以暗傷人之經脈血氣,如賊之害人而不覺,故曰能為諸脈作病也。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于上焦,濁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于邪;必內栗也,表氣微虛,里氣不守,故使邪中于陰也。陽中于邪,必發(fā)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里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氣相熏,口爛食龂也。中焦不治,胃氣上沖,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wèi)不通,血凝不流。若衛(wèi)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于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為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入內,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迫,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shù)難,臍筑湫痛,命將難全。

【注】

寸口陰陽俱緊者,謂六脈浮沉俱緊也。浮脈緊,則霧露之邪中于上焦;沉脈緊,則寒邪中于下焦,上焦指太陽也,下焦指少陰也。霧露之邪,曰潔、曰清,清邪中上,發(fā)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疼脛酸者,霧露之邪中于太陽表也。寒邪曰渾、曰濁、濁邪中下,陰氣為栗,足脛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陰里也。經曰: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后客之也。蓋因其人表氣虛,里氣不固,清濁之邪,中傷上下,三焦相溷,表里不通,以致上焦清氣不宜,邪氣怫郁,與藏相熏,口爛蝕龂。中焦不治,胃氣主下,而反上沖,脾氣主運,而反不轉,中焦皆濁,榮衛(wèi)不通,血凝不流行也。

若正能勝邪,衛(wèi)氣先通,其人必先小便赤黃,熱傷之經必血凝肉腐,而外發(fā)為癰膿也。若榮氣先通,其人必先嚏嗢咽塞,熱擁于里之血凝者自下,狀如豚肝也。若正不勝邪,陰陽俱逆,榮衛(wèi)不通,脾氣孤弱,不能散精,五液注下,下焦不闔,里急墜痛,圊便數(shù)窘,命將難全也。

【集注】

沈亮宸曰:傷寒之證,轉熱即佳,故少陰、厥陰,皆以發(fā)熱而愈,而凡下膿血與癰膿皆非死證。若陰陽俱厥,厥者必利,故五液注下,下焦不闔,命將難全也。

方有執(zhí)曰:清指風,濁指寒,曰潔、曰渾,以天地之偏氣言也。陰中于邪已下至濁邪中下一節(jié),是釋上文陰即下焦,陽即上焦也。陰氣為栗已下至血凝不流,是言證。若衛(wèi)氣前通已下,言變癰膿之故。若陰氣前通已下,言變膿血利之故。衛(wèi)氣即陽氣,榮氣即陰氣,乃承上榮衛(wèi)不通而言,而清濁之所以為病,在其中矣!陰陽俱厥已下,言證并于里而加重,故曰:命將難全也。

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干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

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fā)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已上,反大發(fā)熱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注】

此承上條互詳其證,戒人臨此陰陽混淆之病,慎勿妄治也。此條之蜷臥足冷,即上條之濁邪中下也;此條之鼻涕舌胎,即上條之清邪中上也;此條之唇口干燥,即上條之口爛蝕龂也;此條之反大發(fā)熱,即上條之癰膿下血也;此條之腹中痛,即上條之下重湫痛也;此條之惡寒,即上條之必內栗也。脈陰陽俱緊,傷寒脈也;口中氣出,唇口干燥胃經熱也;蜷臥足冷,少陰寒也;鼻中涕出,表傷風也;舌上胎滑,里無熱也。

似此表里、陰陽、寒熱、虛實,雜揉未定之病,慎勿妄治,則當審其孰輕、孰重、孰緩、孰gydjdsj.org.cn/shiti/急,先后施治可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fā)熱手足漸溫者,此陰退陽復為欲解也;若到八日以上,反大發(fā)熱者,乃邪盛正衰,此為難治也。設使惡寒知尚在表,若嘔必欲入里也。腹內痛者,知邪已入里,內攻必欲下利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微發(fā)熱邪退也,大發(fā)熱邪盛也,惡寒尚在表也,腹內痛已入里也。

脈陰陽俱緊,至于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入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fā),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按】

緊去入安之「入」字,當是「人」字,人安謂不吐利也,必是傳寫之訛!复藶橥戆l(fā),水停故也」二句,與上下文義不屬,當是衍文。

【注】

此發(fā)明脈陰陽俱緊,內外寒甚,至于吐、利解不解之義也。吐利后脈仍緊,為邪未盡不解也;緊去脈緩,為邪盡人安欲解也。若緊去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者,則胃未和為未解也;若欲食者,則胃已和,雖脈遲亦為欲解也。

【集注】

成無己曰:脈陰陽俱緊,為寒氣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緊脈不罷者,為其脈獨不解,緊去則人安為欲解也。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注】

平脈以脈內外候關格,此以脈尺寸候關格。于此推之,凡陰陽盛極皆病關格,而不必定在內外尺、寸也。寸口脈浮而大,浮為正氣虛,大為邪氣實,在尺則陰邪實,關閉正氣不能宣,名曰關,關則不得小便也。在寸則陽邪實,格拒正氣不能化,名曰格,格則吐逆也。

【集注】

張錫駒曰:浮大之脈在于尺,則為關陰,陰氣不能施化,故不得小便。浮大之脈在于寸,則為格陽,陽氣不能宣通,故吐逆。

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shù)疾,衛(wèi)氣失度,浮滑之脈數(shù)疾,發(fā)熱汗出者,此為不治。

【注】

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行于脈外者,數(shù)且疾矣。衛(wèi)氣行疾,榮氣行遲,榮衛(wèi)不相輔而行,故曰失度。浮、滑、數(shù)、疾,有余之脈,見發(fā)熱無汗有余之證,脈證相合則為可治;若見發(fā)熱汗出不足之證,脈證不合,不治明矣。

【集注】

成無己曰:浮、滑、數(shù)、疾之脈,發(fā)熱汗出解者,邪氣退也。若不解者,正氣脫也,必不可治。經曰: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脈浮而數(shù),浮為風,數(shù)為虛,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

【按】

數(shù)為虛之「虛」字,當是「熱」字!革L為熱,虛為寒」二句當是衍文。風虛相搏之「虛」字,亦當是「熱」字。

【注】

風寒在表則脈浮緊,風熱在表則脈浮數(shù),表受風邪,故灑淅惡寒也。

諸脈浮數(shù),當發(fā)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

【注】

諸脈浮數(shù),謂寸、關、尺六脈俱浮數(shù)也。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風熱遏郁于表,則當發(fā)熱而灑淅惡寒也。若有隱痛之處,飲食如常者,非表邪之診,乃內癰蓄積有膿之診,于此知浮數(shù)之脈,不可概為風熱也。

【集注】

王肯堂曰:人身有焮腫痛楚處,未有不自覺者,此條所言,必是內癰,故曰:蓄積有膿也。如胃脘癰,肺癰,腸癰,皆各有辨,而胃癰之脈,人迎反盛,未有不誤以為傷寒者,故宜察之。

程應旄曰:脈證似傷寒,若不于若有痛處,飲食如常之證參酌,而誤以辛溫發(fā)散,助其陽熱,否則誤以寒涼徹熱,遏住邪氣,滋害深矣。

張璐曰:若為焮腫,為熱壅經絡;若無腫處,必邪留藏府,隨內外而發(fā)癰膿也。

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為痂癩。

【注】

六脈俱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強者熱也,風熱相搏,必成癮疹也。身體為癢,癢者肌虛,熱氣外薄故也,名為泄風,若久不愈,則成痂癩。痂癩,疥,癬、癘、癩之類是也。

【集注】

成無己曰:痂癩者,癘風也,眉少發(fā)稀,身有干瘡而腥臭,經云:脈風成癘是也。

朱震亨曰:經云:諸癢為虛,血燥不榮肌腠,所以癢也。

方有執(zhí)曰:經云: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fā)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郁冒不仁,以胃無谷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zhàn)而栗也。

【按】

濡,浮而無力,候陽虛也,豈有亡血之理?弱,沉而無力,候陰虛也,豈止發(fā)熱而已?諸濡亡血,當是諸濡衛(wèi)虛;諸弱發(fā)熱,當是諸弱榮虛。

【注】

寸口者,指寸、關、尺三部而言也。諸微,謂凡病見微脈,皆亡陽也。諸濡,謂凡病見濡脈,皆衛(wèi)虛也。諸弱,謂凡病見弱脈,皆榮虛也。諸緊,謂凡病見緊脈,皆為寒也。諸乘寒者,謂諸微濡弱脈,亡陽榮衛(wèi)不足之人,一病即見殘賊。緊脈則為寒乘病厥也。厥于中者,郁冒昏迷,不知痛癢;厥于經者,戰(zhàn)栗口噤不能言語,以平日胃虛損谷,脾虛不運,中虛不勝外邪也。

【集注】

程知曰:諸乘寒者,則以陽極虛,而陰寒直乘之也,故為厥逆。其所以昏冒不知人,強直而無覺者,則以胃無谷氣,脾不流通,故使口噤不能言,外戰(zhàn)內栗而厥也。

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脈緊也;假令欬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

【注】

此詳申上條,諸亡陽榮衛(wèi)不足之人,而見緊脈之義也。曾為人所難,問緊脈為寒實之診,虛冷亦見緊脈,是從何而來也?師曰:假令其亡汗表虛,若吐胸虛,下利里虛,寒邪乘虛為病,或外感寒邪,或內飲冷水,或中寒陰化,皆令脈緊也。若與浮同見,無汗,則為傷寒實邪;有汗,則為亡陽虛邪。與沉同見,腹痛不便,則為中寒實邪,腹痛下利,則為中寒虛邪。由此推之,凡諸實脈從虛化者,即未可謂之實矣。

【集注】

程應旄曰:緊則為寒,稱曰乘脈,今復列之殘賊何義?曰:虛則為人乘,實則乘人,凡脈皆然,不獨緊也。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注】

上條以浮沉見微緊,此條以寸尺見微緊,皆陰盛陽亡之診,故曰: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祗曰:虛損多汗者,略言之也。

【集注】

程知曰:言寸微、尺緊為虛損多汗之證也。寸微弱為亡陽,尺緊疾為陰勝,陰勝于內,陽絕于外,故為虛損多汗。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yī)所病也。大發(fā)其汗,又數(shù)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后乃發(fā)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fā)熱,此醫(yī)發(fā)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血亡也。

【按】

「又陰脈遲澀,故知血亡也」二句,與上文義不屬,非有闕文,即是衍文。

【注】

病人脈微而澀,詢之為醫(yī)大發(fā)其汗,又數(shù)大下之,所以致此病也。其人亡血,略辭也,謂亡其血氣也。氣亡則陽微,陽微則惡寒;血亡則陰弱,陰弱則發(fā)熱;陽微陰弱,故病當惡寒后乃發(fā)熱也。輕者邪不留連,遇所不勝時則愈;重者無休止時,即遇所不勝尤甚也。然惡寒雖遇夏月盛熱,欲著復衣,所以然者,五月之時,陽氣在外,胃中虛冷,大發(fā)其汗,令陽氣微,故不勝寒也。發(fā)熱雖遇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十一月之時,陽氣在內,胃中煩熱,又數(shù)下之,令陰氣弱,故不能勝熱也。此即論中所謂熱在骨髓,寒在皮膚;寒在骨髓,熱在皮膚,沉痼寒熱之病也。

【集注】

王肯堂曰:非必遇夏乃寒,遇冬乃熱也,此但立其例,論其理耳。

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wèi)氣□,疏則其膚空,緩則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脈道乃行,水入于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三焦絕經,名曰血崩。

【注】

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wèi)氣□,□則其表空虛也;緩者胃氣實,實則消化水谷也。殼入于胃,脈道之氣乃行;水入于經,脈絡之血乃成。今榮愈而盛衛(wèi)愈□,血愈多而氣愈少,氣血失其經常之道,故曰:三焦絕經。氣不能制血,血不能歸經,故血妄行而崩也。

【集注】

成無己曰:衛(wèi)氣者,溫分肉,肥腠理,衛(wèi)氣既□,皮膚不得溫,肥則空虛也。經曰:

緩者胃氣有余,有余為實,故云:緩者胃氣實!簝冉洝辉唬菏橙胗谖福瑈in精于脈,是谷入于胃,脈道乃行也!横樈洝辉唬猴嫸簼B于絡,合和于血,是水入于經,其血乃成也。經,常也。三焦者氣之道路,衛(wèi)氣□則氣不循常度,故三焦絕其常度也。

方有執(zhí)曰:□言不能固護,實猶言強也。谷入于胃,至其血乃成,乃承上文谷消而水化也。陰血大下,而曰崩者,言其不能止靜,如山壞之勢也。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wèi)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榮衛(wèi)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wèi)氣虛,則惡寒數(shù)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注】

凡經脈內外、榮衛(wèi)也,藏府內外、三焦也,故經曰: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焦肝腎主之。分而言之,榮也,衛(wèi)也,三焦也;合而言之,皆本乎一氣之流行,隨其所在而得名也。脈微而澀,榮衛(wèi)不足,不足則榮衛(wèi)不能相將而行,三焦無所仰賴,故身體周痹不仁。榮氣不足,故身煩疼,口難言語;衛(wèi)氣不足,故惡寒數(shù)欠也。上焦司降,降者清中之濁;下焦司升,升者濁中之清;中焦司升降,清者令其上升,濁者令其下降。今榮衛(wèi)不相將而行,三焦無所仰賴,故不能各歸其部,而失其職矣。上焦不歸,則濁氣不降,噫氣而吞酸;中焦不歸,則升降相違,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則清氣不升,故不能約束而遺溲也。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wèi)氣衰,澀者榮氣不足,衛(wèi)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青。

榮為根,衛(wèi)為葉,榮衛(wèi)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栗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注】

此詳申榮衛(wèi)上焦之證也。面色黃青,榮衛(wèi)不足之色也。惡寒而栗,欬嗽唾腥,吐痰涎沫,肺損之證也。肺主皮毛,皮毛者,榮衛(wèi)之所居,故肺損則皮聚而毛落,榮衛(wèi)枯槁也。

【集注】

成無己曰:榮行脈中為根,衛(wèi)行脈外為葉,根葉俱微,則陰陽之氣衰也。

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wèi)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為血,血寒則發(fā)熱,衛(wèi)為氣,氣微者,心內饑,饑而虛滿,不能食也。

【按】

條末「心內饑,饑而虛滿不能食」句,此是論脾胃,不關榮衛(wèi)。故弱者衛(wèi)氣微,當是「陽氣微」;遲者榮中寒,當是「脾中寒」,上下文義始屬。榮為血,血寒則發(fā)熱,豈有血寒發(fā)熱之理乎?衛(wèi)為氣,氣微者,當是陽氣微。脾中寒者,心內饑,閱下條言胃氣有余,自知。

【注】

此詳申榮衛(wèi)中焦之證也。緩以候胃,遲以候脾;胃主納谷,脾主化谷,故能食者胃也,能化者脾也。今陽微中寒,脾胃俱病,所以心內雖饑,饑而虛滿不能食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饑而虛滿者,陽主化谷,衛(wèi)陽衰微不化谷,故虛滿而不能食也。

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于膈上也。

【注】

此又詳申中焦之證。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余,不足則脾失健運,有余則胃強能食。此胃強脾弱,所以雖能食而不能消化也,故使吞酸而噫,食卒不化,氣填脹悶于膈中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陽氣以胃中之陽氣言,不足則不能化谷;胃氣以gydjdsj.org.cn胃中之谷氣言,有余言有宿食也。有宿食則郁而生熱,故噫飽而吞酸,此蓋以飲食之內傷者言也。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則傷胃,數(shù)則動脾,此非本病,醫(yī)特下之所為也。榮衛(wèi)內陷,其數(shù)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shù)脈動脾,其數(shù)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shù)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谷,潮熱發(fā)渴,數(shù)脈當遲緩,脈因前后度數(shù)如法,病者則饑,數(shù)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注】

此已下辨趺陽之脈、少陰之脈也。趺陽一名沖陽,在腳背上,去陷骨三寸脈動處,乃是陽明胃經之動脈也。少陰一名太溪,在足內踝后跟骨上脈動處,乃足少陰腎經之動脈也。趺陽、少陰,乃古診法,越人以十二經雖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死生者,以寸口乃脈之大要會也。然此法不行久矣。設有危急之病,寸口脈不見,診此以決死生可也。若在平時,總不如以關脈為趺陽,尺脈為少陰,更為愈也。如趺陽胃脈遲而和緩,是胃氣不病,如經脈也,今趺陽脈浮而數(shù),按之無力,浮以候府,浮而無力,則為傷胃;沉以候藏,數(shù)而無力,則為傷脾。詢之病者,特為醫(yī)下之所為,以致榮衛(wèi)之氣內陷。其先數(shù)脈變微,為脾弱也;浮脈仍浮反甚,為胃強也。胃強則邪氣獨留,故大便□,潮熱發(fā)渴也;脾弱則脾氣不運,故邪熱不能殺谷,雖饑不食,氣噫而快也。

醫(yī)者前后施治如法,而浮數(shù)之脈,自當遲緩如經,則饑欲食,病者愈也;若施治失宜,數(shù)脈終始不退,則生惡瘡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惡瘡與屎膿雖不同,其為血熱則皆然也。

程知曰:此言趺陽脈遲緩,妄下則有浮數(shù)之變也。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shù)者,故知當屎膿也。

【按】

「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二句,與上文義不屬,當是衍文。少陰脈弦而浮,豈可謂如經乎?當改,「沉而滑」字。

【注】

脾腎皆病下利,今趺陽胃脈浮澀,少陰腎脈如常,是病在脾不在腎也,何以知之?浮為陽,以候胃;澀為陰,以候脾,浮與澀合,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見沉而滑,故稱如經也。若沉滑而數(shù)者,是陽邪傷陰,故知當屎膿血也。

【集注】

程知曰:水谷之下利屬于脾、胃,而膿血之下利屬于腎,此可診趺陽、太溪而辨之也。

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谷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按】

水谷不化之「化」字,當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入,當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關?必是傳寫之誤。

【注】

前論以浮沉、尺寸候關格,此以趺陽候關格之診法也。趺陽者,胃脈也。脈伏而澀,伏則尺寸之陰陽停升降也,澀則三焦之元氣不流通也。不升降流通,故上則吐逆,下則不得小便,病名曰關格也。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

【注】

趺陽之脈以候脾胃,脈當和緩,今反滑而緊者,以滑為胃氣實。緊為脾氣強,滑緊并見,如持實以擊強,故主急痛,痛還自傷脾胃也。以手把刃而成瘡者,猶之操刃自割,而貽其害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滑為食,故在胃,則主谷氣實。緊為寒,故在脾,則主邪氣強。持實擊強,言胃實脾強,兩相搏擊而為病。譬如以手把刃而自傷,蓋謂非由藏府而傳變也。

趺陽脈沉而數(shù),沉為實,數(shù)消谷,緊者,病難治。

【注】

胃脈沉而數(shù),沉主里,數(shù)主熱,沉數(shù)為里實熱,則能消谷。凡里病得此脈者,皆易治也。若不沉數(shù)而沉緊,沉緊為里寒,則為殘傷胃氣之診,故曰:難治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沉以候里,故在脾、胃為土實,谷氣實也。數(shù)為熱,陽也;緊為寒,陰也。言趺陽主脾胃,脾胃主谷,谷氣實。若脈見數(shù)而陽熱勝,陽能化谷,雖病不足為害;若脈得緊而陰寒勝,陰不化谷,故為難治。

程知曰:言趺陽沉數(shù)為消谷之病也。沉為實,沉主里也;數(shù)消谷,數(shù)為熱也。緊盛為邪勝,故為難治也。

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

【注】

下利者,不論寒熱皆中虛之病,故脈宜小宜緩,為病脈相宜,則易治也。今趺陽脈胃大而緊,為病虛脈實,則不相宜,故為難治也。

【集注】

成無已曰:大為虛,緊為寒,胃中虛寒,當即下利,下利脈亦微小,今反大緊,邪盛也,故曰:難治。經曰:下利脈大者,為未止。

張璐曰:趺陽脈緊,為寒邪傷胃,故必下利,下利脈大為邪盛,故難治也。

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

【注】

脈見浮微而沉緊,虛寒之診也。趺陽胃脈似有似無為陽虛,重按似緊中寒,胃陽虛寒則氣短矣。緊脈主痛而不痛者,以緊兼微,雖緊不勁,故不痛也。

【集注】

程知曰:言趺陽微緊,則中氣虛寒,為短氣之證也。

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

【注】

趺陽脈伏不出,則中焦陽虛,脾胃不能上下輸布,衛(wèi)氣不行,故病通身膚冷而□也。

【集注】

程知曰:身冷者衛(wèi)氣不溫也,膚□者榮血不濡也。

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wèi)氣衰,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

【注】

胃脈浮芤,浮者胃脈衰,芤者榮氣傷。衛(wèi)氣衰,故身體瘦也;榮氣傷,故肌肉甲錯也。浮芤相摶,日久而宗氣衰微,生氣少矣。四屬斷絕,謂皮、肉、脂、髓四者俱竭,故一身枯瘦失滋養(yǎng)矣。

【集注】

程應旄曰:衛(wèi)以榮為根,榮以衛(wèi)為護,而榮衛(wèi)之統(tǒng)于宗氣者,又以趺陽胃為根也。

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jié)M,緊為絞痛,浮緊相摶,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按】

陰腫大而虛之「虛」字,當是「痛」字。細玩可知。

【注】

外感,六脈浮緊,寒氣在外,故骨節(jié)煩痛;內傷,胃脈浮緊,寒氣在內,故腹?jié)M絞痛。寒氣相摶,腸鳴而轉,轉則膈中寒氣下趨洞泄也。若少陰脈浮不出,則下焦陽虛,寒氣聚于陰器,不得發(fā)泄,故病疝陰腫大而痛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趺陽之土敗,而少陰所以無制也。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注】

此少陰負趺陽大旨。蓋少陰腎屬水,趺陽胃屬土,雜病惡土克水,而傷寒少陰病,惟恐土不能制水,水一泛溢,則嘔吐、下利,無所不至。若趺陽脈和,胃土有權,則水有制,而少陰負則為順矣。順者,土不為水侮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萬物資生于土,而百骸藉養(yǎng)于胃,水土平成,物阜人安,非天下之至順乎?古今謂趺陽有脈者不死,有以哉!

汪琥曰:趺陽脈,『圖經』原名沖陽脈,在足跗中指端,上行五寸,去陷谷穴三寸,足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故一名會原,診法病重者切之以決死生。傷寒以胃氣為本,趺陽之脈不衰,知胃氣尚在,病雖危猶可治也。

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

【注】

少陰脈弱而澀,弱者腎陰虛,故微煩也;澀者脈道滯,故肢冷也。

【集注】

方有執(zhí)曰:弱為虛損不足脈,陰虛生內熱,所以煩,然屬虛煩,故雖煩亦微也。澀為少血而不滑,不能上與陽相順接,所以厥而逆冷也。

程知曰:言腎脈微澀之病也。少陰腎動脈也,在足內踝后跟骨上陷中也。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尸厥,當刺期門、巨闕。

【注】

少陰脈不至,是腎氣衰微,精血少也。腎者陰中藏陽者也,腎陰虛竭,不能藏陽,陽氣上奔,迫促胸膈,宗氣反為所阻,聚而不行,血結心下。陽氣既奔于上,極必退下,退下則陰股間熱,與陰相動,所以必然也,雖令知覺冥,身不仁而不死,此為尸厥也。當刺期門以通結血,刺巨闕以行宗氣,庶厥回而復蘇也。

音切輒陟涉切惵音垤菽音叔藹于蓋切瞥匹滅切縈于榮切卵盧管切溷胡困切龂魚斤切嚏音帝湫子由切疹之忍切痂音加癩力代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