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轉(zhuǎn)帖  陰陽說
    

黃帝內(nèi)經(jīng):轉(zhuǎn)帖 陰陽說

《中醫(yī)基礎理論》諸版皆謂“向上的、向外的”為陽,而以“向下的、向內(nèi)的”為陰。其實,這本來就是一個難以自圓其說的說法。
  因為“向上的”與“向外的”必不可能同時成立,而同一概念也不可能有兩種內(nèi)涵。試以人體而論,手足雖有上下之分,然而卻都屬外。若謂上為陽、下為陰,則“手”為陽而“足”為陰;然若謂外為陽、內(nèi)為陰,則手足都為陽(“四末為諸陽之本”)。所以說“外為陽”與“上為陽”兩種說法,在對手足陰陽屬性的判斷上,可謂針鋒相對、截然相反。同理,“向上的、向外的”為陽的說法,則又與古人“上為陽”、“外為陽”的說法正相反,并且也存在著同樣的內(nèi)部邏輯悖反。
  既然以為“外為陽”,就不能再以“向外的”為陽;既以“外為陽”,而上下、左右、前后無非外,也就是說上、下都是陽,而不能再以在外的手足別分陰陽!經(jīng)言“外者為陽,內(nèi)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素問•陰陽離合論》),可見,陰在中,下沖者為陰,上出者亦為此陰,而凡外出者無非此陰。經(jīng)典本義:唯在內(nèi)者為陰,而在外者無非陽。手足既“在外”,不可再以上下復分陰陽,否則必將導致陰陽概念的混亂。以左右、前后分陰陽者,其誤同此。若必以上下左右別陰陽者,則陰陽在反掌之間、在轉(zhuǎn)身之間,乃至于在轉(zhuǎn)念之間,真可謂反手為云覆手雨矣,必無“定義”可言!唯以“內(nèi)外”論陰陽者,乃可與言陰陽之“定”義,經(jīng)言“外者為陽,內(nèi)者為陰”者是,以為“陽在外…,陰在內(nèi)…”(《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者是,“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素問•生氣通天論》)是。
  既然“中為陰”或“內(nèi)者為陰”,則“陰”的運行方向正應當“向外”。譬以人身:心居身中,而動脈主出,“中”心以上,動脈升出,此心之下,動脈降出,而皆無非居中者之陰的動出。此心之所在,陰也;其脈之出,亦正以陰外出也,《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謂之“陽注于陰、陰滿之外”?芍爸行摹敝,“向上的”正是陰脈之動出,而“向下的”卻正是陽脈之環(huán)入/還入,又怎可必謂“向上的”為陽?而只有直立的人體,在此“心”之下,“向下的為陰”才可暫時成立。所以說,以上下論陰陽者,必與陰陽的經(jīng)典含義相沖突。
  另外,經(jīng)曰:“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可知,陰陽本為相對概念,陽既然“在外”,則就不可能再“向外”,而只有“向內(nèi)”的余地,否則如何得以“沖氣以為和”,反倒只有“陰陽離決”了!可知今所謂“向外的為陽”的說法,與“外者為陽”之經(jīng)義相沖突,其間存在邏輯錯誤。
  《內(nèi)經(jīng)》以“內(nèi)外”論陰陽,故必以“陽在外”、“陰在內(nèi)”立論,而理所當然地以“向內(nèi)的”為陽、“向外的”為陰。故《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就明言:“陽注于陰,陰滿之外”,而《靈樞•營衛(wèi)生會》也說:“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這就好比動物身體的所共有的動靜脈之循環(huán)。言下之意,“陽在外”必“注于”內(nèi)而“陰在內(nèi)”者亦宜“之外(流向外)”!陰陽之相貫,譬以血脈之如環(huán),何處為其端?凡諸動脈必“出”,而其脈之靜者(靜脈)又必“環(huán)入”,蓋可以見陰出陽入之“道”理。
  諸“脈”者,岐伯所謂“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調(diào)身寶”者也(《靈樞•五亂》),故又稱作“道路/絡”“經(jīng)隧”,而經(jīng)論也因此反復強調(diào)“審知其道”、“守經(jīng)隧焉”!督饏T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紋理也”!峨y經(jīng)》亦以為“三焦”為“原氣之別使”,主“通行原氣”于三部,“經(jīng)歷于五藏六府”(“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jīng)歷于五藏六府”),《中藏經(jīng)》則徑以“三焦”為脈管。
  
  據(jù)《中藏經(jīng)》,上焦曰“三管”,中焦曰“霍亂”,下焦曰“走哺”。試以人體經(jīng)脈合之則無不應:“三管”者,主動脈弓上正有“三管”:左鎖骨上動脈、左頸總動脈以及右側(cè)的無名動脈共有“三管”;“霍”者“疾貌”,而“霍亂”者,動靜脈交匯霍亂之處也,當指“囫圇”心藏;“走哺”者,主動脈下行,走哺之義也。今《華佗神醫(yī)秘傳》也有同種記載。而華氏精通外科,能“刳破腹背,抽割積聚”,則必于人體解剖相當熟悉,其所以名三管、霍亂、走哺者,必有所見;其以“霍亂”為交亂之處確能名符其實;魜y又為上吐下泄之病,上下交亂之意可見!盎魜y”也可能用為心臟跳動的象聲詞,若果真如此,則華佗所見又必為“活體”解剖了(“霍霍”至今仍用為象聲詞,“亂”本意即為一曲終了而諸樂并起之音,諸樂并起于一時,故曰“亂”) ,這種情況亦不無可能。因為,《華佗神醫(yī)秘傳》中正有其弟子樊阿注《史記》所載倉公診籍的記錄,謂“倉公識高,吾師膽大”,又說:脾藏可去,而胸不可破。當時條件下,其能知脾藏可去,實屬不易;而謂胸不可破,亦必源于實際!說不定華佗師徒確曾開過胸而且見過三管、走哺之形,甚至聽到過霍亂之聲,亦非全無可能。只是《難經(jīng)》、《中藏經(jīng)》一派醫(yī)家,誤以三焦少陽為動脈,可能有違“孤之府”的本義、陰陽之經(jīng)義,詳后。不過,其以三焦為脈道者則一脈相承,猶存古義。
  
  三焦者,既為血脈通道,而又不同于其它中空之府,所以《內(nèi)經(jīng)》稱之為“孤之府”,以與諸恒常之府相別異(《靈樞•本輸》“少陽屬腎上連肺,故將兩藏。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可見這種“中間流動著液體”的管狀結(jié)構(gòu),既然與容受和傳導水谷的“中空臟器”相提并論,且同名曰“府”,則所指確實是“中空”的脈道! “少陽屬腎上連肺”者,此“少陽”以三焦為言;“有名而無形”則以遍布全身、“所止輒為原”因而“不部居”者為言,并非真正的無形;而“孤之府”者又以“獨一無二”的“泛不可概”“獨不部居”得名)?芍,道、理、腠、輸、脈、管、孤之府、三焦、經(jīng)隧者,皆今所謂“脈管”也。
  “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者,確實以“脈道”之循環(huán)為言:太少諸陰并主出(太陰脈、少陰脈都是動脈),而太、少二陽皆還入(太陽脈、少陽脈皆為靜脈),則動靜脈之出入即是陰陽之出入,F(xiàn)代醫(yī)學也證實,脈之動者(動脈)主出而脈之靜者(靜脈)還入,這絕不是一種巧合。并且這相貫無端的脈道,確也真正能夠自圓:古人認為,動出的陰脈與靜入的陽脈之間,乃由一種可以逆轉(zhuǎn)的“脈”相連接(這正如現(xiàn)代解剖學已經(jīng)認識到的,動靜脈之間有毛細血管)。這種可以逆轉(zhuǎn)的“脈”,既是“出”的將絕,也就是“入”的開始。以其能“出”而言,仍名曰“陰”,而以其絕陰赴陽之逆轉(zhuǎn)言,則為陰中之“厥陰”。此為陰之將絕,《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兩陰交盡”者,故曰厥陰;而又為陽之大始,名曰陰而緊接著就作陽入,故名曰厥陰,又不從陰而反從少陽(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而少陽為厥陰之中氣)。這種由陰轉(zhuǎn)陽之厥陰脈,除了與由陽轉(zhuǎn)陰之“陽明脈”耦同外,與太少陰陽四者之“從本”者迥異,《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厥陰、陽明不從標本從乎中”者也。所以,除厥陰外,陽明也“不從標本”而反從其“中氣”(太陰)者,也是以陰陽之樞轉(zhuǎn)為言,陽明的樞轉(zhuǎn)部位,正是陽脈之終結(jié),其后緊接著的久視陰脈之大出,故曰陽明反從太陰。只不過,這陽明的樞轉(zhuǎn)部位是由陽反陰,與厥陰之由陰反陽者,互為陰陽脈之兩端罷了。
  陽脈匯入,由少而太,至于極“中”而必反出,這個“中”極就是“心”。靜入于此心,動出自此心,這個“心”就是由陽轉(zhuǎn)陰之樞機,陰脈動出之本始。而此陰脈一旦散出,逐級派分,由太而少(太陰→少陰),其中的氣血必逐漸減少,以至于交盡,所謂厥陰;而厥陰一旦轉(zhuǎn)入少陽,逐級匯合,由少而太(少陽→太陽),其中的氣血必逐漸加多,乃至于合明,謂之陽明。如此循環(huán)往復,這就是陰陽相貫、如環(huán)之無端者也。故《素問•至真要大論》黃帝以“陰陽之三也何謂”設問,岐伯先以“氣有多少,異用也”作答,其意:陽脈匯入,其血益多;陰脈散出,其氣漸少,此可見入出之不同“道”,而實為陰陽之異“用”也。這里的“多少”,當作動詞使用,為向多、向少變化之義。陰脈動出,由太而少;陽脈靜入,自少而太。這都是由陰陽的不同運行方向決定的,陰出而陽入,“陽道實、陰道虛”,此即陰陽之“多少”與其“異用”也,而這一切,也不過是說了太少陰陽四者之理,也就是只回答了“陰陽之二”而已。那么,“陰陽之三也何謂”(黃帝所問的是陰陽為何各三,而不只是問陰陽為何分太少)?經(jīng)文在回答完太少陰陽之“異用”后,緊接著就是一段有關(guān)陽明、厥陰的問答,這才是岐伯對“陰陽之三”所作的正面回答:“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陰陽之三”的所謂了:陰陽之二各以太少言,而有出入之異、少多之變,而厥陰、陽明則分別為陰陽之間的樞轉(zhuǎn)。陰陽太少各二,再加以相互間的樞轉(zhuǎn),進而保證陰陽之相貫如環(huán),這才是黃帝所謂的“陰陽之三”之名實。若出者自出、入者自入,兩不相干,則靜入者無能而不得復出,動出者流失而無由環(huán)入,陰陽離決而已矣!必厥陰為陰之將絕,而為陽之大始;陽明為陽之反明(陽本當幽入[1]),而為陰之太極,才能使陰陽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而循環(huán)不已:厥陰名曰陰而隨即轉(zhuǎn)從陽道(厥陰、厥逆、逆轉(zhuǎn)),陽明名曰陽而反以陰動出(陽明[1]、向明、明出),才可以圓成這陰陽相貫如環(huán)的閉管式循環(huán)(此種循環(huán)相對閉路:陰陽勻平,九候若一,如是者名曰平人;但就廣義的陰陽來說,能出入者絕不只限于血脈,而凡可以出入言者無不可謂為陰陽:“體若燔炭”,陽勝也;“汗出而散”,陰復其勝也,可知凡飲食氣入、便溺汗出,無不可以陰陽出入消息,仲景“汗多亡陽”者,亦以陽者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為言,故曰“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可見汗出、上吐、下泄,皆為“亡陽”之機見,又怎可以上下分陰陽?若謂“凡向上的”即為陽,難道下泄者為陽虛,而上吐者反為陽勝?唯仲景乃知上吐、下利皆為外出,而同為“亡陽”。)
  唯“陰陽之三”乃可以“陰陽相貫”,必陽明厥陰才圓若“環(huán)之無端”,否則陰陽必離決、環(huán)破而端見。環(huán)破者:凡入不敷出者必日向虛寒(“陰勝則寒”);凡入多出少者則逐漸實熱(“陽勝則熱”),“陽道實、陰道虛”者正謂此。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jié)M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shù)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jié)M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唯“陰陽之三”乃可以“陰陽相貫”。故陰脈之中,太、少諸陰皆動而厥陰獨靜;陽脈之中,少、太諸陽皆靜而陽明獨動。則人身之動脈,就不止有太、少二陰,而是還有陽脈中的陽明。馬王堆漢墓帛書《脈法》[2]以為“夫脈固有動者,骭之少陰,臂之泰陰、少陰。是主動,疾則病,此所以論有過之脈也”,此可見陰脈之出者的“動”!秲(nèi)經(jīng)》則多用人迎、寸口二脈對比診法,并以為“氣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靈樞•禁服》),“氣口候陰,人迎候陽”( 《靈樞•四時氣》),無不以陰主中而陽主外,而所選用的,正是太陰、陽明。用于脈診者不出動脈,而陰陽各一,原來陽脈并不全是靜脈,而陽明獨動!傷寒論》也有三部脈診法,所取者,臂太陰(寸口)、足少陰(太溪)兩陰脈與足陽明(趺陽)一陽脈而已,亦不出“動脈”,蓋可見陽明“不從標本從乎中”而獨動之義。
  陰陽諸經(jīng)無非相貫如環(huán)的血脈循環(huán)系統(tǒng)。陰陽之常:太少諸陰出,而太少諸陽入。陰陽之變:厥陰以陰盡出,復從少陽環(huán)入;陽明以陽入極,復從太陰返出。靜脈主收集環(huán)入,而動脈所出者可以不失,此所以“為固”;動脈主布散外出,而陽入于極者才能以陰復起,乃所謂“起亟”。《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者是。然而,并非所有陰脈都是動脈,而陽脈也不能簡單地對等于靜脈,因為厥陰陽明又為動靜脈之樞轉(zhuǎn),而只有動脈與靜脈,而沒有兩者之間的毛細血管以及心肺“中極”,尚不足以組成圓滿的循環(huán)(太少陰陽,必與陽明厥陰一起,才能共同圓成“無端”之環(huán))。論皆謂西人首次發(fā)現(xiàn)并系統(tǒng)論述了人體血脈循環(huán)。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國人就已有了“陰陽之三”的認識,并且經(jīng)過進一步發(fā)展完善,成為緊密聯(lián)系臨床實際而且應用極為廣泛的陰陽理論體系,這比西方人的認識早了何止千年!有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脈》、《足臂十一脈》為證:在當時(抄寫年代不晚于秦漢之際,著作年代會更早[3]),兩種所謂“灸經(jīng)”中,就已有了六“脈”之全名,其中就包括陽明、厥陰這兩個以反折為用的“脈”,以保證“陰陽之相貫”;且在“足臂十一脈”中,“厥陰”就作“帣陰”(卷陰)[4],陰陽反折之義可謂躍然“帛”上!
  此確為古人對“陰陽相貫”的科學認識,相信對今人正確理解陰陽、經(jīng)絡之名實會有一定意義。乃勉己力,表以出之;仍冀同道,廣而告之。萬毋以中醫(yī)不科學而自欺,務宜俾國學再光大以濟世。
  上下陰陽論與內(nèi)外陰陽論之分岐,可能源自古人對于天地的不同認識[5]。古人對于天地的認識,自古就有“蓋天說”與“渾天說”兩大派系。雖皆曰“天為陽、地為陰”,但前者以為,天蓋于地之上(“天覆地載”),而后者則認為,天包于地之外(“狀若雞子”)。所以天地所對應的陰陽,就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只有渾天說才是對天地關(guān)系的更全面的把握,而蓋天說不過是對天地之一隅的片面認識。對于“根于中”的人身“小天地”而言,以出入論陰陽者更為合理;而天地升降說,只適合于偏居一隅的植物——“氣立”。其實,天地之升降,大言之無非天地之出入(地氣出與天氣入),經(jīng)言“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者,當作如此解。《素問•五運行大論》“帝曰:余聞鬼臾區(qū)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愿聞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動靜,五運遷復,雖鬼臾區(qū),其上候而已,猶不能遍明……。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一段議論,可見鬼臾區(qū)一派在當時的影響之大及其權(quán)威性,故曰“雖鬼臾區(qū)…”,更可見岐伯一派為改變現(xiàn)實所作的不懈努力,所謂渾天說與蓋天說之分歧。
  總之,人體固有其內(nèi)外循環(huán)之脈理,而與植物的上下循行 機制迥異。既以人體為研究對象,而人為動物之一,則傳統(tǒng)醫(yī)學之論陰陽者,雖有諸多派系,當以“內(nèi)外”論出入者最為接近真理。若反以植物(“氣立”)之上下升降,論動物(“中根”)之陰陽出入,不管是以“下為陰”(“火曰炎上”,《難經(jīng)》以為人體生命的原動力為“腎間動氣”,而以右腎為命門),還是以“向下的為陰”(“水曰潤下”,《基礎》以為向下沉降的就是陰),都只會使脈理乖亂、陰陽失理。唯以內(nèi)外論陰陽、而復能以“陽入于陰、陰滿之外”活看陰陽者,乃可得經(jīng)絡循行之脈理。
-----------受益匪淺,拜讀!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