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中含有的脂類統(tǒng)稱為血酯,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及其酯和非酯化脂肪(nonesterified fatty acid),亦稱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簡寫FFA)。血脂在脂類的運輸和代謝上起著重要作用。血脂只占體重的0.04%,其含量受到飲食、營養(yǎng)、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因而是臨床上了解患者脂類代謝情況的一個重要窗口。正常人血脂含量見表5?。它們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并運輸?shù)模鞍子芍惻c載脂蛋白結(jié)合而形成。脂蛋白具有微團結(jié)構(gòu),非極性的甘油三酯、膽固醇酯等位于核心,外周為親水性的載脂蛋白和膽固醇磷脂等的極性基因,這樣使脂蛋白具有較強水溶性,可在血液中運輸(圖5-2)。
表5-1 正常成人空腹血脂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脂類物質(zhì) | 含量(毫克/100毫升血漿) | 脂類物質(zhì) | 含量(毫克/100毫升血漿) |
脂類總重 | 400-700(500) | 膽固醇 | 105-260(200) |
甘油三酯 | 10-160(100) | 酯型 | 90-260(145) |
磷脂 | 150-250(200) | 自由型 | 40-70(55) |
磷脂酰膽堿 | 80-225(110) | 脂肪酸總量 | 110-485(300) |
磷脂酰乙醇胺 | 0-30(10) | 非酯化型化脂肪酸 | 5-20 |
神經(jīng)磷脂 | 10-50(30) |
注:括弧內(nèi)為平均值
圖5-2 血漿脂蛋白的一般結(jié)構(gòu)
圖5-3 血漿脂蛋白的電泳行為
血液中的脂蛋白不是單一的分子形式,其脂類和蛋白質(zhì)的組成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血液中的脂蛋白存在多種形式。根據(jù)它們各自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將它們進行多種分類,一般采用電泳法和超速離心法進行血漿脂蛋白的分類。
(一)電泳分類法
本法根據(jù)不同脂蛋白所帶表面電荷不同,在一定外加電場作用下,電泳遷移率不同,可將血漿脂蛋白分為四類。如以硝酸纖維素薄膜為支持物,電泳結(jié)果是:α-脂蛋白泳動最快,相當于α1-球蛋白的位置;前β脂蛋白次之,相當于α2-球蛋白位置;β-脂蛋白泳動在前-β之后,相當于β-球蛋白的位置;乳糜微粒停留在點樣的位置上(見圖5-3)。
(二)超速離心法
本法依據(jù)不同脂蛋白中蛋白質(zhì)脂類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因而分子密度不同(甘油三酯含量多者密度低,蛋白質(zhì)含量多的分子密度高),在一定離心力作用下,分子沉降速度或漂浮率不同,將脂蛋白分為四類,即乳糜微粒(chylomicrons)、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lipoprotein,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分別相當于電泳分離中的乳糜微粒、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除上述幾類脂蛋白以外,還有一種中間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IDL)其密度位于VLDL與LDL之間,這是VLDL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HDL在代謝過程中分子中蛋白與脂類成分有變化,可將HDL再分為HDL1、HDL2與HDL3。HDL1是在高膽固醇膳食時才出現(xiàn),HDL2為成熟的HDL,HDL3為新生的HDL,其分子中蛋白成分多。
血漿中的游離中短鏈脂肪酸可與血漿白蛋白結(jié)合而被運輸,稱之為脂酸白蛋白。由于脂類染色時脂肪酸不著色,所以不易觀察,實際上它的位置與白蛋白相當。
除脂酸白蛋白外,各類脂蛋白均含有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及其酯www.med126.com。但組成比例有很大差異,其中甘油三酯在乳糜微粒中含量為最高,達其化學(xué)組成的90%左右。磷脂含量以HDL為最高,達40%以上。膽固醇及其酯以LDL中最多,幾乎占其含量50%。VLDL中以甘油三酯含量為最多,達60%(見表5-2)。
表5-2 血漿脂蛋白的組成
組成 | |||||||||||||
分類 | 密度 | 顆粒直徑 | S1 | 電泳 | 蛋白質(zhì) | 總脂 | 占總脂的% | 合成 | 功能 | ||||
(mm) | 位置 | 甘油 | 膽固 | 游離 | 部位 | ||||||||
% | % | 磷脂 | 膽固醇 | ||||||||||
三酯 | 醇 酯 | 脂肪酸 | |||||||||||
CM | <0.95 | 90- | >400 | 原點 | 1-2 | 98-99 | 88 | 8 | 3 | 1 | 小腸粘 | 轉(zhuǎn)運外源性情 | |
1000 | 膜細胞 | 甘油三酯 | |||||||||||
VLDL | 0.95- | 30- | 20- | α2球 | 7-10 | 90-93 | 56 | 20 | 15 | 8 | 1 | 肝細胞 | 轉(zhuǎn)運內(nèi)源性 |
前β脂蛋白 | 1.006 | 90 | 400 | 蛋白 | 甘油三酯 | ||||||||
LDL | 1.006- | 20-25 | 2-20 | β球 | 21 | 79 | 13 | 28 | 48 | 10 | 1 | 血漿 | 轉(zhuǎn)運內(nèi)源性 |
β脂蛋白 | 1.063 | 蛋白 | 膽固醇 | ||||||||||
HDL | 1.063- | 12-20 | 沉降 | α1球 | 33 | 67 | 16 | 43 | 61 | 10 | 4 | 肝腸 | 轉(zhuǎn)運外源 |
α脂蛋白 | 1.125 | 蛋白 | 血漿 | 性膽固醇 | |||||||||
HDL2 | 1.125 | 7.5-10 | 沉降 | α1球 | 57 | 43 | 13 | 46 | 29 | 6 | 6 | 肝腸 | 轉(zhuǎn)運內(nèi)源性 |
HDL3 | 1.120 | 蛋白 | 血漿 | 膽固醇 |
脂蛋白中與脂類結(jié)合的蛋白質(zhì)稱為載脂蛋白,載脂蛋白在肝臟和小腸粘膜細胞中合成。目前已發(fā)現(xiàn)了十幾種載脂蛋白,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研究比較清楚的有apoA、apoB、apoC、apoD與apoE五類。每一類脂蛋白又可分為不同的亞類,如apoB分為B100和B48;apoC分為CⅠ、CⅡ、CⅢ等。載脂蛋白在分子結(jié)構(gòu)上具有一定特點,往往含有較多的雙性α-螺旋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出兩面性,分子的一側(cè)極性較高可與水溶劑及磷脂或膽固醇極性區(qū)結(jié)合,構(gòu)成脂蛋白的親水面,分子的另一側(cè)極性較低可與非極性的脂類結(jié)合,構(gòu)成脂蛋白的疏水核心區(qū)。
載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穩(wěn)定血漿脂蛋白結(jié)構(gòu),作為脂類的運輸載體。除此以外有些脂蛋白還可作為酶的激活劑:如apoAI激活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zhuǎn)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transferase.LCAT),apoCⅡ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lipase,LPL)。有些脂蛋白也可作為細胞膜受體的配體:如apo B-48,apoE參與肝細胞對CM的識別,apoB-100可被各種組織細胞表面LDL受體所識別等(見表5-3)。
表5-3 血漿脂蛋白的載脂蛋白
載脂蛋白 | 脂蛋折 | 氨基酸數(shù) | 分子量 | 來源 | 功能 | 含量 |
AⅠ | HDL,CM | 243 | 28.300 | 肝、腸 | 激活LCAT;HDL受體配基 | 121.8±13.7* |
AⅡ | HDL,CM | 77 | 17.500 | 肝、腸 | 穩(wěn)定HDL結(jié)構(gòu)?抑制LCAT? | 33.0±5.0* |
AⅣ | CM,HDL | 371 | 46.000 | 腸 | 功能不清(促進CM合成?) | 17±2△ |
B-100 | LDL,VLDL,IDL | 4536 | 512,723 | 肝 | LDL受體配基(識別LDL受體) | 87.3±143* |
B-48 | CM,CM殘粒 | 265 000 | 腸 | 促進CM合成 | 5△ | |
CⅠ | VLDL,HDL,CM | 57 | 6,500 | 肝 | 激活LCAT? | 7.8±2.4* |
CⅡ | VLDL,HDL,CM | 79 | 8,800 | 肝 | 激活肝外LPL | 5.0±1.8* |
CⅢ | VLDL,HDL,CM | 79 | 8,900 | 肝 | 抑制LPL,抑制肝apoE受體 | 11.8±3.6* |
D | HDL | 22,100 | 肝? | 功能不清(轉(zhuǎn)達運膽固醇酯? | 10±4△ | |
VLDL,HDL,CM | LDL受體配基,肝CM殘受體) | |||||
E | CM殘粒 | 299 | 34,000 | 肝 | (apoE受體)配基 | 3.5±1.2* |
*華西醫(yī)科大學(xué)生化教研室對625例成都地區(qū)正常成人測定的結(jié)果!鲊鈭髮(dǎo)參考值。
LCAT: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zhuǎn)移酶 LPL:脂蛋白脂肪酶
1.乳糜微粒(CM)
乳糜微粒是在小腸粘膜細胞中生成的,食物中的脂類在細胞滑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經(jīng)再酯化后與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合成的載脂蛋白構(gòu)成新生的(nascent)乳糜微粒(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酯和磷脂以及poB48),經(jīng)高爾基復(fù)合體分泌到細胞外,進入淋巴循環(huán)最終進入血液。
新生乳糜微粒入血后,接受來自HDL的apoC和apoE,同時失去部分apoA,被修飾成為成熟的乳糜微粒。成熟分子上的apoCⅡ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PL)催化乳糜微粒中甘油三酯水解為甘油和脂肪。此酶存在于脂肪組織、心和肌肉組織的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外表面上。脂肪酸可被上述組織攝取而利用,甘油可進入肝臟用于糖異生。通過LPL的作用,乳糜微粒中的甘油三酯大部分被水解利用,同時apoA、apoC、膽固醇和磷脂轉(zhuǎn)移到HDL上,CM逐漸變小,成為以含膽固醇酯為主的乳糜微粒殘余顆粒(remnant)。肝細胞膜上的apoE受體可識別CM殘余顆粒,將其吞噬入肝細胞,與細胞溶酶體融合,載脂蛋白被水解為氨基酸,膽固醇酯分解為膽固醇和脂肪酸,進而可被肝臟利用或分解,完成最終代謝(圖5-4)。
圖5-4 乳糜微粒(CM)的代謝過程
TG:甘油三酯;pL:磷脂;Ch:膽固醇;ChE:膽固醇酯;ApO:載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
由此可見,CM代謝的主要功能就是將外源性甘油三酯轉(zhuǎn)運至脂肪、心和肌肉等肝外組織而利用,同時將食物中外源性膽固醇轉(zhuǎn)運至肝臟。
2.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VLDL主要在肝臟內(nèi)生成,VLDL主要成分是肝細胞利用糖和脂肪酸(來自脂動員或乳糜微粒殘余顆粒)自身合成的甘油三酯,與肝細胞合成的載脂蛋白apoB100、apoAI和apoE等加上少量磷脂和膽固醇及其酯。小腸粘膜細胞也能生成少量VLDL。
VLDL分泌入血后,也接受來自HDL的apoC和apoE:apoCⅡ激活LPL,催化甘油三酯水解,產(chǎn)物被肝外組織利用。同時VLDL與HDL之間進行物質(zhì)交換,一方面是將apoC和apoE等在兩者之間轉(zhuǎn)移,另一方面是在膽固醇酯轉(zhuǎn)移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協(xié)助下,將VLDL的磷脂、膽固醇等轉(zhuǎn)移至HDL,將HDL的膽固醇酯轉(zhuǎn)至VLDL,這樣VLDL轉(zhuǎn)變?yōu)橹虚g密度脂蛋白(IDL)。IDL有兩條去路:一是可通過肝細胞膜上的apoE受體而被吞噬利用,另外還可進一步入被水解生成LDL(圖5-5)。
圖5-5 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代謝過程
IDL:中間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
由此可見,VLDL是體內(nèi)轉(zhuǎn)運內(nèi)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方式。
3.低密度脂蛋白(LDL)
圖5-6 細胞對LDL的攝取和降解
LDL由VLDL轉(zhuǎn)變而來,LDL中主要脂類是膽固醇及其酯,載脂蛋白為apoB100。
LDL在血中可被肝及肝外組織細胞表面存在的apoB100受體識別,通過此受體介導(dǎo),吞入細胞內(nèi),與溶酶體融合,膽固醇酯水解為膽固醇及脂肪酸。這種膽固醇除可參與細胞生物膜的生成之外,還對細胞內(nèi)膽固醇的代謝具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①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HMGCoa reductase)活性,減少細胞內(nèi)膽固醇的合成;②激活脂酰CoA膽固醇酯酰轉(zhuǎn)移酶(acyl 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使膽固醇生成膽固醇酯而貯存;③抑制LDL受體蛋白基因的轉(zhuǎn)錄,減少LDL受體蛋白的合成,降低細胞對LDL的攝取(圖5-6)。
除上述有受體介導(dǎo)的LDL代謝途徑外,體內(nèi)內(nèi)皮網(wǎng)狀系統(tǒng)的吞噬細胞也可攝取LDL(多為經(jīng)過化學(xué)修飾的LDL),此途徑生成的膽固醇不具有上述調(diào)節(jié)作用。因此過量的攝取LDL可導(dǎo)致吞噬細胞空泡化。
從以上可以看出,LDL代謝的功能是將肝臟合成的內(nèi)源性膽固醇運到肝外組織,保證組織細胞對膽固醇的需求。
4.高密度脂蛋白(HDL)
HDL在肝臟和小腸中生成。HDL中的載脂蛋白含量很多,包括apoA、apoC、apoD和apoE等,脂類以磷脂為主。
HDL分泌入血后,新生的HDL為HDL3,一方面可作為載脂蛋白供體將apoC和apoE等轉(zhuǎn)移到新生的CM和VLDL上,同時在CM和VLDL代謝過程中再將載脂蛋白運回到HDL上,不斷與CM和VLDL進行載脂蛋白的變換。另一方面HDL可攝取血中肝外細胞釋放的游離膽固醇,經(jīng)卵磷脂膽固醇酯酰轉(zhuǎn)移酶(LCAT)催化,生成膽固醇酯。此酶在肝臟中合成,分泌入血后發(fā)揮活性,可被HDL中apoAI激活,生成的膽固醇酯一部分可轉(zhuǎn)移到VLDL。通過上述過程,HDL密度降低轉(zhuǎn)變?yōu)镠DL2。HDL2最終被肝臟攝取而降解(圖5-7)。
圖5-7 HDL代謝 PC表示磷脂酰膽堿,LysoPC表示溶解性磷脂酰膽堿
由此可見,HDL的主要功能是將肝外細胞釋放的膽固醇轉(zhuǎn)運到肝臟,這樣可以防止膽固醇在血中聚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血中HDL2的濃度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呈負相關(guān)。
血漿脂蛋白代謝紊亂可以表現(xiàn)為高脂蛋白血癥和低脂蛋白血癥,后者較為少見,現(xiàn)只介紹高脂蛋白血癥。
高脂蛋白血癥(hyperlipoproteinemia)亦稱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因?qū)嶋H上兩者均系血中脂蛋白合成與清除紊亂所致。這類病癥可以是遺傳性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表現(xiàn)為血漿脂蛋白異常、血脂增高等,現(xiàn)將其六種主要類型列于表5-4。
表5-4 高脂蛋白血癥的類型
類型 | 脂蛋白變化 | 血脂的變化 | ||
主要升高的脂類 | 次要升高的脂類 | 病因 | ||
Ⅰ | CM增高 | 甘油三酯 | 膽固酯gydjdsj.org.cn/hushi/ | LPL或apoCⅡ遺傳缺陷 |
Ⅱa | LDL增高 | 膽固醇 | LDL受體的合成或功能的遺傳缺陷 | |
Ⅱb | LDL VLDL增高 | 甘油三酯 | 膽固醇 | 遺傳因素影不大,主要受膳食影響 |
Ⅲ | LDL增高 | 甘油三酯膽固醇 | apoE異常于擾了CM及VLDL殘粒的吸收 | |
Ⅳ | VLDL增高 | 甘油三酯 | 膽固醇 | 分子缺陷不清,多由于肥胖,飲酒過量或糖尿病所致 |
Ⅴ | CM VLDL增高 | 甘油三酯 | 膽固醇 | 實際為型Ⅰ和Ⅳ型的混合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