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外臺(tái)》卷二十引《深師方》。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有寒,可納干姜8兩。
|
功效 | 利小便。
|
主治 | 水在五臟,令人咳逆喘上氣,腹大響響,兩腳腫,目下有臥蠶,微渴,不得安臥,氣奔短氣,有頃乃復(fù),小便難,少而數(shù),肺病胸滿引痛,水氣迫肺,吸吸寒熱。
|
制備方法 | 上切。
|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7升煮魚(yú),取1斗,去魚(yú)以煮藥,取4升,分服,1日3次,小便利為度,不利增服之;大便如利而小便未利者,增至4合。服1日氣即下,得安臥。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