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資源號 | 1311C0001000000573 |
種質(zhì)資源名稱 | 大別山牛 |
種質(zhì)外文名 | dabieshanniu |
科名 | ?疲˙ovidae) |
屬名 | 牛屬(Bos) |
種質(zhì)原產(chǎn)地 | 國家 中國 省(市)湖北省和安徽省 縣(區(qū))黃坡、www.med126.com大悟等 鄉(xiāng)(鎮(zhèn)) |
主產(chǎn)區(qū)與分布 | 主產(chǎn)于湖南省大別山西南部的黃坡、大悟、英山、羅田、紅安 、麻城等縣和安徽省大別山東部的金寨、霍山、岳西、六安、舒城、桐城、潛山、太湖、宿松等縣。分布于大別山鄰近的各縣。 |
形成歷史 | 大別山牛飼養(yǎng)歷史悠久,【養(yǎng)兔技術咨詢】自南北朝北齊年間(公元前550-570年),已有耕牛種植農(nóng)業(yè)的記載。 產(chǎn)區(qū)境內(nèi)山脈起伏,按其海拔高度和山脈走向,分高山(海拔約700-1800m)、中山(海拔200-700m)和低山丘陵(海拔在200m一下)。高山濕冷,低山濕冷。產(chǎn)區(qū)坡地、旱地多,水田平地少,田塊小,土壤粘重,土層較薄,易于板結(jié)。草場遼闊,野生牧草種類多,產(chǎn)草量較高,質(zhì)地較差,均以放牧飼養(yǎng)為主,冬季很少補喂或不補喂精料。在長期的飼養(yǎng)過程中,使大別山牛形成了體質(zhì)強健,行動敏捷,善于爬山,并適于山地放牧和在小塊地、山坡地、水旱耕作和適應不同氣候環(huán)境等的優(yōu)良特性。 產(chǎn)區(qū)由于有得天獨厚的放牧條件,歷史上群眾就以養(yǎng)牛作為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故形成大別山區(qū)這一著名的耕牛繁殖區(qū),每年有大量牛只流向淮北、江淮及長江中下游等地,并有“趕不盡的南山牛”之稱。由于牛作為商品進行買賣,牛質(zhì)量好壞直接影響牛價的高低,因而產(chǎn)區(qū)農(nóng)民很講究黃牛的選種,并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世代相傳。在選種上要求:“上選一張皮,下選四個蹄,前選胸膛寬,后選屁股齊”;公牛要求“前高后低”,“前驅(qū)高一掌,只聽犁耙響”;母牛要求腹圓臀寬,“肚大尾寬,下兒無邊”;四肢要求“現(xiàn)筋現(xiàn)骨 ,寸骨連蹄”。群眾長期向役用方向選種的結(jié)果,形成了大別山牛良好的役用體型。 |
種質(zhì)類型 | 2:地方種質(zhì) |
海拔 | 高山:700-1800m 低山:200m以下 |
年最高溫度 | 低山 :43.3℃ |
年最低溫度 | 高山:-17.4℃ |
年平均溫度 | 高山:12.25℃ 低山:15.6℃-16.8℃ |
無霜期 | 高山:221 低山:244-247 |
降水量 | 高山:1297.7㎜ 低山:1000-1200㎜ |
農(nóng)作物條件及利用 | 產(chǎn)區(qū)坡地、旱地多,水田平地少,田塊小,土壤粘重,土層較薄,易于板結(jié)。草場遼闊,野生牧草種類多,產(chǎn)草量較高,質(zhì)地較差,均以放牧飼養(yǎng)為主,冬季很少補喂或不補喂精料 |
功能特性 | 1:高繁殖力 □ 2:高生產(chǎn)力 □ 3:優(yōu)質(zhì) □ 4:抗病蟲 □ 5:抗逆 □ 6:耐粗飼 □ 7:耐高溫高濕 □ 8:耐高寒 □ 9:耐極端干旱 □ 10:其它 □ |
種質(zhì)利用 | 1:役用 |
保存類型 | 1:活體 □ 2:精子 □ 3:卵子 □ 4:胚胎 □ 5:細胞 □ 6:DNA □ 7:其它 □ |
保存方式 | 1:保護場 □ 2:保護區(qū) □ 3:基因庫 □ 4:其它 □ |
共享方式 | 1:無償共享 □ 2:部分有償共享 □ 3:有償共享 □ 4:合作研究 □ 5:交換 □ 6:保密 □ 7:其它 □ |
被毛顏色 | 2:褐色 3:黑色 6:其它 |
皮膚顏色 | 1:白色 □ 2:褐色 □ 3:黑色 □ 4:棕色 □ 5:花色 □ 6:其它□ |
角型 | 2:八字形角 4:其它 |
體貌特征 | 身體結(jié)構緊湊,垂皮發(fā)達,角形多為迎風角、叉角和筍角。肩峰明顯。胸深寬,肋骨明顯地拱起,后軀較寬而稍斜。四肢筋腱明顯,蹄圓大而堅實,多為黑色。乳房發(fā)育尚好,多呈碗形和梨形。 毛色以黃色為主,其次為褐色。鼻鏡肉紅色、黑色或紅黑相間 |
體高 | 公牛:115.2±7.3 母牛:109.3±4.6 |
體斜長 | 公牛:122.6±5.4 母牛:120.5±7.1 |
胸圍 | 公牛:161.4±11.8 母牛:153.0±7.8 |
官圍 | 公牛:17.7±1.3 母牛:15.2±1.1 |
腰角寬 | 公牛: 母牛: |
臀端寬 | 公牛: 母牛: |
尻長 | 公牛: 母牛: |
出生體重 | 公牛:18.7±3.5 母牛:15.0±4.3 |
斷奶體重 | 公牛: 母牛:120.9±45.6 |
成年體重 | 公牛:322.1±61.6 母牛:271.0±39.6 |
哺乳期日增重 | 公牛: 母牛: |
初情期 | 公牛:12-18 母牛:12-18 |
性成熟期 | 公牛:24 母牛: |
適配期 | 公牛:30 母牛: |
一般利用年限 | 公牛: 母牛: |
生命周期 | 公牛: 母牛: |
配種方式 | 1:自然交配 2:人工授精 |
妊娠期 | 245-308 |
產(chǎn)犢率 | 37.8% |
屠宰日齡 | 18-24 |
屠宰率 | 52.86% |
凈肉率 | 40.79% |
眼肌面積 | 57.1 |
骨肉比 | 1:4.09 |
飼養(yǎng)方式 | 1.舍飼 □ 2.全年放牧 □ 3.季節(jié)性放牧 □ |
飼養(yǎng)水平 | 1.先進 □ 2.較高 □ 3.一般 □ 4.低 □ 5.較低 □ |
舍飼期補飼情況 | 1.精料 □ 2.精料+秸桿 □ 3.精料+秸桿+青貯 □ 4.其它 □ |
飼養(yǎng)難易度 | 1.容易 □ 2.一般 □ 3.難 □ 3.較難 |
血液蛋白型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是 主要分析單位及完成時間:中國農(nóng)科院畜牧研究所1990年前 血液蛋白型:大別山牛白蛋白基因頻率:AlbA20.71,AlbB79.29,AlbC0.00, AlbD0.00,AlbX0.00,AlbY0.00。 血紅蛋白基因頻率:HbA0.2786,HbB0.4500,HbC0.2714,HbD0.0000 |
QTL 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
遺傳多樣性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性分析:是。 主要分析單位及完成時間:G. X. Zhang, Z. G. Wang, W. S. Chen。全國畜牧獸醫(yī)總站畜禽牧草種質(zhì)資源保存利用中心,2007。 主要分析技術:微衛(wèi)星。 分析結(jié)果:PIC多態(tài)信息含量:0.698,期望雜合度:0.736,觀察雜合度:0.68,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4.215,觀察等位基因數(shù):8.966。 |
其他遺傳分析 | 是否進行相關分析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