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解剖]
1-1 滑動型食管裂孔疝 | 1-2 食管旁裂孔疝 |
圖1 食管裂孔疝 |
食管下端的纖維結締組織和腹膜返折,形成膈食管韌帶,食管裂孔由膈肌腳的肌纖維在其周圍環(huán)繞并于后方相交叉,這兩種解剖結構,在正常狀態(tài)下對食管下端及賁門起相對固定作用。由于發(fā)育不良或因長期腹腔壓力增高,使食管裂孔擴大,膈食管韌帶隨之延展松弛,以致賁門及胃上部在平臥位即可通過擴大的食管裂孔滑入縱隔,形成滑動型食管裂孔疝[圖1-1]。如食管裂孔擴大,在胃前面及右側或左側的的腹膜形成一盲囊,突入胸腔,胃的前部經(jīng)過如此形成的疝囊,在食管下段的前側疝入胸腔,即形成食管旁裂孔疝[圖1-2]。這兩型食管裂孔疝都是經(jīng)過食管裂孔,胃部分疝入胸腔,而非經(jīng)過膈肌缺損。在滑動型食管裂孔疝,腹膜被上移的賁門及胃底帶向上方,未能形成完整的疝囊。食管旁裂孔疝則有完整的疝囊,只有胃體(主要是前壁)疝入胸腔,而賁門仍處于正常部位。食管裂孔疝中滑動型多見,占90%以上,食管旁裂孔疝較少見。
[適應證]
食管裂孔疝發(fā)病率較高,多見于中老年病人,但不一定都有癥狀。如癥狀輕微可用藥物治療緩解,只有產(chǎn)生明顯癥狀而藥物治療不能奏效者適于手術治療。
1.由于胃酸返流,刺激腐蝕食管下部,引起食管炎,產(chǎn)生上腹、心窩部灼痛或不適感、腹脹、返酸、噯氣等逐漸加重者。
2.食管下段粘膜發(fā)生炎癥、潰瘍,產(chǎn)生嘔血、柏油便、貧血者。
3.因食管炎年久形成食管疤痕狹窄,產(chǎn)生吞咽困難者。
[術前準備]
1.糾正脫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
2.糾正貧血及低血漿蛋白,術前血紅蛋白以不低于10g/L為適宜。
3.反酸、噯氣、胸骨后灼痛嚴重者,術前應用制酸類藥物,以減輕癥狀。
4.有便秘者,應給予緩瀉藥物。
[麻醉]
氣管內插管,控制呼吸,靜脈或吸入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 右側臥位,左后外側切口(見胸膜纖維板剝脫術),經(jīng)第7或第8肋間進胸。
2-1 分離食管下段及賁門,分清食管裂孔邊緣 | 2-2 在緊鄰食管后緣處,加一縫線于右膈肌腳,為以后縫縮裂孔定標點 |
2.顯露食管下端 切斷左下肺韌帶,縱行切開縱隔胸膜,分離出食管下端并繞過一條紗布帶,仔細探查胃賁門部疝入的情況及食管裂孔的大小[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