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cong ye xuan gou zi |
英文名 | Raspberry |
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楤葉懸鉤子的葉或花。 |
動植物形態(tài) | 楤葉懸鉤子 灌木,高約3m。莖上小刺散生,莖、葉有腺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3-5枚,圓心形,先端稅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長約11cm;托葉條形?偁罨ㄐ,頂生;花紫紅色;萼片外面有毛,萼片長橢圓狀三角形;花瓣5,花瓣有細齒狀邊緣。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臺灣。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葉,全年均可采;花5-6月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可單用本品涂敷,亦可配伍金銀花、敗醬草、魚腥草、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 |
藥性 | 苦;涼 |
歸經(jīng) | 心經(jīng) |
功效 | 解毒消腫,燥濕止癢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瘡癤腫毒,濕疹瘙癢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葉研末撒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臺灣藥用植物志》:葉與攀枝花、葉搗爛,外敷腫毒。 |
考證 | 始載于《臺灣藥用植物志》。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Rubus parviaraliifolius Hayata |
科屬分類 | 薔薇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