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土當(dāng)歸、活血草。 |
漢語拼音 | he bao mu dan gen |
英文名 | Rhizome of Showy Bleedingheart |
藥材基原 | 為罌粟科植物荷包牡丹的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荷包牡丹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無毛。根莖粗壯。莖帶紫紅色,基部有數(shù)枚大型黃棕色鱗片。葉對生;具長柄,葉片長達20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長柄;二回裂片柄短或無柄,2或3裂,裂片卵形或楔形,全緣或具1-3裂?偁罨ㄐ蝽斏蛞干,花生于一側(cè),彎垂;花梗長1.5cm,基部具苞片2枚,鉆形;花兩側(cè)對稱;萼片2枚,披針形,長4-4.5mm,薔薇色,早落;花瓣4枚,長約2.5cm,外側(cè)2枚薔薇色,下部心形,囊狀,上部變狹,向外反曲,內(nèi)側(cè)2枚狹長,包被在雌雄蕊外,突出,白色,頂端內(nèi)面紫紅色,中部之上縊縮;雄蕊6枚合成2組;子房上位,1室,花柱細(xì)長,柱頭盾狀2裂。蒴果細(xì)長。種子細(xì)小,有冠毛。花期5月,果期5-6月。 |
資源分布 | 未見野生種,均為栽培品,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及西北各地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荷包牡丹全草含原阿片堿(protopine),隱品堿(cryptopine),血根堿(sanguinarine),白屈菜紅堿(chelerthrine),黃連堿(coptisine),白屈菜玉紅堿(chelirubine),白屈菜黃堿(chelilutine),紫堇定(corydine),二氧血根堿(dihydrosanguinarine),碎葉紫堇堿(cheilanthifoline),斯氏紫堇堿(scoulerine),網(wǎng)葉番荔枝堿(reticuline)和矢車菊素(cyanidin)的甙。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溫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活血;鎮(zhèn)痛 |
功效分類 | 解毒藥;活血藥 |
主治 | 金瘡;瘡毒及胃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酒煎服;或搗汁,酒沖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 汪連仕《采藥書》:用其根搗汁,酒沖服之,令人沉醉,金瘡之圣藥也。 2.《嶺南采藥錄》:散血,消瘡毒,除風(fēng),和血。 |
考證 | 出自《汪連仕采藥書》。《植物名實圖考》:按此花北地極繁,過江漸稀,或以為即當(dāng)歸。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Dicentra spectabilis(L.)Lem. [Fumaris spectabilis L.] |
科屬分類 | 罌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