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過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黃肉楠、大灰木、白葉仔、白柴、香葉子、硬釘樹、假面果、啫喳木
|
漢語拼音 |
chai pi zha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樟科植物豺皮樟的根及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豺皮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m。樹皮灰褐色。葉互生;葉柄長4-6.8cm,密被褐色長柔毛;葉片革質,倒卵狀長圓形,長3-7cm,寬1.5-3cm,先端鈍或短漸尖,上面有光澤,下面帶蒼白色,羽狀脈,側脈每邊6-8條,中脈在下面明顯凸起;▎涡裕菩郛愔;傘形花序腋生或節(jié)間生,總花梗及花梗不明顯;花被片6,長約2cm,有稀疏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均內向瓣裂。果實球形,直徑約6mm,近無柄,初時紅色,熟時黑色。花期8-9月,果期9-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低山灌木叢、疏林或丘陵地帶。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陰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種子含脂肪油63.80%,葉、果含芳香油;根含生物堿、酚類、氨基酸;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糖類等。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 |
肝;胃;脾;腎經
|
功效 |
行氣活血止痛;祛風濕
|
功效分類 |
行氣活血止痛藥;祛風濕藥
|
主治 |
胃痛;腹痛;痢疾;腹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服。
|
用藥禁忌 |
病因風熱者禁用。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Litsea rotundifolia Hemsl.var.oblongifolia(Nees)Allen[L.chinensis Bl.;Actinodaphne chinensis Nees]
|
科屬分類 |
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