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黃雞膽、矮五甲、地構(gòu)葉、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六月雪、仁砂草。 |
漢語拼音 | dan bu lao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Canton Speranskia |
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廣東地構(gòu)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廣東地構(gòu)葉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40-60cm。莖直立,少分枝,全株密被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8-2cm;葉片卵狀長圓形或橢 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qū)捫ㄐ,長2-7cm,寬1-7cm,邊緣有稀鈍齒,上面被毛或近無毛,下面被毛,沿脈最多?偁罨ㄐ蝽椛蛞干;花單性,雌雄同序;雄花位于花序上部,每一苞片內(nèi)著花3朵,花梗被白色柔毛,花萼5,披針形,綠色,被毛;花瓣5,淡黃色,雄蕊10;雌花著生于花序下部,花萼較狹,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表面有瘤狀突起。種子球形,表面粗糙;ㄆ5-7月,果期7-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低山區(qū)的樹蔭下、草叢中及河流兩岸溝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平 |
歸經(jīng) | 肺;肝;大腸經(jīng) |
功效 | 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破瘀止痛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軟堅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癥瘕積聚;瘰疬;疔瘡腫毒;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四川常用中草藥》:祛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消堅塊,活血,止痛。治腹中包塊,淋巴結(jié)結(jié)核,風(fēng)濕骨痛,虛癆咳嗽,瘡毒腫瘤。 2.《廣西藥植名錄》:補(bǔ)血。治寒熱痧癥,跌打損傷。 |
考證 |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peranskia cantoniesis (Hance)Pax et Hoffm.[Argyrothamnia cantoniensis Hance;S.henryi Oliv.] |
科屬分類 | 大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