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東嘎
|
漢語拼音 | LACHANGGUO
|
拉丁名 | Cassia fistula L.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臘腸樹的成熟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中等喬木,高達15m,樹皮幼時平滑,綠灰色,老則粗糙,灰棕色。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25~40cm,互生,小葉4~8對,亞革質(zhì),對生,卵狀或卵狀橢圓形,長5~13cm,寬約4~8mm,先端漸尖,莖部短尖,全緣,葉上面淡綠色,近無毛,下面淡白色而被絲狀茸毛,脈明顯。花鮮黃色,腋生下垂總狀花序,長30~50cm,苞片早落,小花梗約4~6cm,開展;萼片5,長卵形,長6~8mm,光滑,早落;花冠直徑約4cm,瓣5,大小近相等,倒卵形,長18~25mm,具短爪及脈紋;雄蕊10,花絲長,彎曲,下面2~3枚最大,藥橢圓形;雌蕊1,花柱內(nèi)彎,柱頭頂生,截形。莢果圓柱形,長30~60cm,直徑約2~3cm,成熟后暗褐色,不開裂,下垂,近于筆直,表面平滑而有不明顯淺槽,具多數(shù)水平方向的隔膜,各有種子1粒。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多栽培于廣東、廣西及云南西南部等省地,亦有野生的。國外多見于中南半島、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地。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村邊或低山坡上。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5~8月,果實次年2月成熟,到3~4月還有垂掛枝間的。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打下種子。
|
藥用部位 | 以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實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果實呈長圓柱形,為多室不開裂莢果,長30~60cm,直徑約2cm,頂端圓而具短尖,基部有短梗。外果皮厚約0.3mm,硬木質(zhì),表面暗褐色至近黑色,微帶光澤,平滑,在低倍放大鏡下,可見細微龜裂紋,腹背兩縫線明顯。質(zhì)堅,可折斷,斷面具橫隔膜,黃棕色,有光澤,兩隔相距約4mm,各具1種子,由黑色短線狀珠柄附著于腹縫線上。種子扁卵形或類扁圓形,長8~12mm,厚約3mm。黃棕色至紅棕色,光滑,質(zhì)堅,內(nèi)部淡黃色,胚乳發(fā)達角質(zhì)狀,胚黃綠色彎曲,種子圍在黑褐色粘性果肉中;果肉微有特異香氣,味甜而微酸。種子遇熱水,立即產(chǎn)生透明的可剝離的膠質(zhì)薄膜。 莖皮片塊狀或卷筒狀,片塊大小不等,卷筒狀的長15~30cm,厚1~5mm,外表灰棕色,不平坦,內(nèi)側(cè)有縱紋;質(zhì)堅,薄的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淡棕色。氣微,味澀,微苦。 顯微鑒別:種子的橫切面:外皮為厚25~30μm的膠質(zhì)薄膜層,以下為柵欄組織,寬約60μm,未見光輝帶;其內(nèi)為1列胞腔不甚明顯的滴漏細胞,其間散在有細胞內(nèi)含棕黃色物者;維管束細小,直徑約5μm;種皮最內(nèi)層為1列棕黃色細胞腔滴漏細胞。胚乳組織發(fā)達,為白色多角形細胞;細胞壁角隅處纖維素增厚,略作念珠狀,頗為特異。內(nèi)含糊粉粒油滴。子葉細胞類方形,含油滴、淀粉粒。 粉末鑒別:淡黃白色。柵狀細胞長約60μm,寬約8μm,為無色薄壁性細胞;滴漏細胞胞腔明顯,有時呈棕色;含棕黃色的類圓形厚壁細胞,壁微木化。胚乳細胞多角形,壁角隅處纖維素加厚。淀粉粒臍點一字形成或點狀,或臍點不明顯;螺紋導(dǎo)管。類圓形厚壁細胞。 |
中藥化學成分 | 果實含氧甲基蒽醌類0.95%;并有蒽醌類色素臘腸豆酸(fistuie acid)。 果肉含蒽醌1.1%,主為4、5-二羥基-2-蒽醌羧酸,即大黃酸(rhein)。含1,8-二羥-3-蒽醌羧酸,蘆薈大黃素甙(barbaloin,C(20)H(18)O(3))、蘆薈甙(aloin,C(20)H(20)H(8))、含羥甲氧基蒽醌的甙(C(5)H(6))O(2))n;此外含不飽合蠟(C(28)H(56),2.27%)、小量揮發(fā)油、葡萄糖、果糖、蔗糖、單寧、粘液質(zhì)、果膠、具特異香氣的樹脂。含碳水化合物26.30%、蛋白質(zhì)19.94%,尚含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色氨酸(tryptophan)、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及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氨基酸。 果莢含蠟,其中木蠟酸正三十烷酯57.2%,二木蠟酸正三十一烷-1,30-二脂、蔗糖。 種子含分解乳糖甘露聚精(galactomannan),由77.14%D-甘露糖(D-mannose)及22.86%D-分解乳糖(D-galactose)組成,或認為系D-分解乳糖1分子和D-甘露糖4分子組成。 花含蠟醇(cery alcohol,即正二十六醇-1)、山柰黃素(kaempferol)、番瀉甙A(senno-side A)、番瀉甙B(sennoside B)、大黃酸、原花色甙(proanthocyanin):白天竺葵甙元(leucope largonidin)的四聚體及原白天竺葵甙元(proleucope largonidin)的多聚體,一種雙蒽醌甙臘腸花素(fistutin)的鼠李糖甙,甲基丁香酚(methyl engenol)。 莖皮含3,4-二羥基黃烷組成的縮合型鞣質(zhì)(10%~13.6%)、羽扇醇(lupeol)、廿六烷醇、三十一烷、β-谷甾醇、白天竺葵甙元的三聚體、小量大黃酸及阿勒勃素(fistucacidin,它是白天竺葵甙元,其結(jié)構(gòu)為3,4,7,8,4'-五羥基黃烷)。 心材含阿勒勃素、蘆薈大黃素甙、大黃酸;邊材含5,4-二羥基黃烷-3,4-二醇。葉含大黃酸及其甙、番瀉甙元A和B、番瀉甙A和B、1,δ-二羥基-3-蒽醌羧酸6、縮合型鞣質(zhì)。 芽含番瀉甙元A和B、大黃酸及番瀉甙A和B。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1.瀉下及腸興奮作用:果或果肉水提取物有瀉下作用(含蒽醌甙),果實及果肉的水一醇流浸膏(1∶1)對離體豚鼠小腸及兔十二指腸有興奮作用。 2.鎮(zhèn)靜作用:水- 醇流浸膏(1∶1)給小鼠腹腔注射適量(10ml/kg)可延長巴比妥所引起的睡眠時間(35%,亦具鎮(zhèn)靜作用),但稍過量10~20ml/kg則引起中毒,呈現(xiàn)步態(tài)不穩(wěn),呼吸困難,24小時可恢復(fù)正常。 3.抑菌作用:果肉去醇的浸膏,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巨大芽胞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沙門氏菌、乙型副傷寒桿菌及大腸桿菌;種子去醇浸膏也同樣具較弱抑菌作用,種子水提取液只抑制白喉桿菌與傷寒桿菌。在生產(chǎn)酵母菌、酶類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本品果肉,可抑制其他細菌污染。 4.抗病毒活性:莖皮在75%醇提取后的殘渣,其丁醇提取物顯示有抗病毒活性。印度發(fā)現(xiàn)臘腸樹及同屬植物狹葉番瀉、小決明(Cassia tora L.)提取物對蘭尼克特氏病(Renikrafdisease)和疫苗病毒病產(chǎn)生類似干擾素的抑制作用。 5.抑制果膠酶作用:皮煎劑能抑制細鏈格孢(Alternaria tenuis)的果膠酶。 6.其他作用:0.1ml可抑制離體兔心,但可恢復(fù)?汞懽饔貌缓愣ā9、樹皮則無抗瘧作用。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兔,小鼠,豚鼠。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微辛,微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肝熱,解毒,疏肝,消腫。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肝炎、肝中毒、便秘、四肢腫脹。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每次6~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果或果肉用量較大時可引起惡心、胃腸氣脹及腹痛。其水一醇提取液1ml(相當1g生藥)予小鼠腹腔注射10~20m1/kg可引起中毒、抑制,步態(tài)不穩(wěn),呼吸困難,24小時恢復(fù)正常。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胃痛:取果仁制煎劑,每10ml相當于50g生藥,為一次量,一日三次,連服7天,觀察56例,均收到一定制痛效果。對慢性胃炎、胃酸過多、食欲不振等亦能改善癥狀。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