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討論
誤診誤治原因分析:(1)患者自身造成的誤診,疾病早期總認為是“咽喉炎”、“支氣管炎”,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癥狀加重才到醫(yī)院就診,服用消炎止咳藥,暫時緩解了癥狀,掩蓋了病情。(2)病史詢問簡單,不能認真體檢,對既往的診斷盲目相信,有文獻報道,病史對于診斷的陽性預測值達60.0%~68.7%,接近耳鼻喉檢查,24h食管pH值監(jiān)測及胸部CT的陽性預測值[2]。在病因診斷過程中,詢問病史非常重要,患者有無吸煙,有無口服血管緊張素抑制劑藥物,如有以上情況,囑患者暫時避免以上因素,如咳嗽好轉或者消失,可初步排除慢性咳嗽。其次詢問咳嗽的規(guī)律變化,如有鼻后滴漏,咽癢伴有鼻炎;頻繁清嗓誘發(fā)咳嗽,則多為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如有反流相關癥狀以及日間咳嗽為主,尤在進食時或飽餐后咳嗽多為胃食管反流。如冷空氣、花粉等刺激引起咳嗽,以夜間咳嗽為主,則多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為慢性刺激性咳嗽,或咳少許粘痰,無明顯特異性。本組病例中2例支氣管結核患者咳嗽6個多月,多次行胸片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按“支氣管炎”給予抗炎治療,詳細追問病史,該患者既往有肺結核病史10余年,處于穩(wěn)定期,可拓寬診斷思路,及早胸部CT檢查發(fā)現(xiàn)肺不張,進而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獲得早期的診斷治療。本組病例中有3例ACEI咳嗽,有2例病例誤診長達3年,患者均有“高血壓病”數(shù)年,一直在服用ACEI類藥物,讓患者及時停用1~2周,即可緩解癥狀。(3)對慢性咳嗽的病因認識不足,沒有對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不能仔細分析各項檢查結果和不典型癥狀的相關性,診斷思路狹窄,慢性咳嗽不僅涉及呼吸系統(tǒng),還與消化、耳鼻咽喉、神經、心血管系統(tǒng)等多種疾病有關。如2例ACEI咳嗽。患者反復咳嗽2年余,以干咳為主,白天為甚,進食后約30min咳嗽,胸片正常,到多家醫(yī)院均按“慢性支氣管炎”、“支原體肺炎”、“咽喉炎”治療,反復使用多種抗生素,咳嗽不見好轉,沒有腹脹、噯氣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進食后引發(fā)咳嗽聯(lián)想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引起,行24h食管pH值檢測陽性,得以確診為“胃食管反流癥”,予以質子泵抑制劑及胃動力藥,癥狀緩解。臨床醫(yī)生對慢性咳嗽的病因全面了解,熟悉其多系統(tǒng)表現(xiàn)的特點,盡量用一元論解釋多個癥狀,注意各系統(tǒng)疾病的鑒別診斷,防止先入為主的治療干擾。本組病例中有1例老年患者咳嗽長達9個月,最后經纖支鏡確診為“支氣管肺癌”,老年人機體抵抗力差,黏膜上皮修復能力差,約5%左右的肺結核、肺癌等患者,單憑病史及X線胸片有時不能明確病因,需進一步胸部CT、HRCT或纖支鏡檢查或一段時間觀察,方能明確診斷。(4)過度依賴經驗性治療醫(yī).學全.在.線網站gydjdsj.org.cn,有的慢性咳嗽患者沒有找到咳嗽診斷依據(jù),而予以經驗性治療,基層醫(yī)院或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經驗性治療有一定的盲目性,療效往往不如病因導向治療。如果經驗性治療1~2周無效,應轉至有條件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診斷。也有的患者因用藥劑量不足或治療時間不夠,造成療效誤判。另外,有的患者沒有做到密切隨訪,根據(jù)治療反應隨時調整治療措施。尤其口服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注意其不良反應,特別是可能的潛在感染惡化和擴散。(5)檢查設備缺乏,X線胸片作為慢性咳嗽的常規(guī)檢查,高分辨率CT、纖維支氣管鏡、肺功能檢查在有的二級醫(yī)院還沒有開展,有文獻報道,纖支鏡檢查對慢性咳嗽的診斷陽性率為54%[3]。本組2例支氣管結核及1例肺癌患者均經纖支鏡檢查而得以確診。誘導痰檢查、24h食管pH值檢測、咳嗽激發(fā)試驗在基層醫(yī)院均不能開展。(6)門診分科不細,缺少呼吸專科醫(yī)生,醫(yī)務人員對慢性咳嗽的認識不足,對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程序不熟悉,很多社區(qū)醫(yī)院或基層醫(yī)院的醫(yī)生對慢性咳嗽仍停留在“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或咽喉炎-抗生素加鎮(zhèn)咳藥”的習慣性思維中。總之,慢性咳嗽的病因復雜,臨床醫(yī)師應熟悉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療程,拓寬診斷思路,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注意詳細詢問病史及選擇有的放矢檢查方法,把臨床資料和輔助檢查結果充分的結合起來,深入分析病史特征,提高慢性咳嗽的診斷水平,避免誤診誤治,減輕患者痛苦及負擔。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北京: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9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32(6):407-413.
2 朱麗,劉定義.53例慢性咳嗽臨床分析.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09,35(1):25-26.
3 唐亮.纖支鏡檢查對X線胸片及胸部CT正常慢性咳嗽患者的診斷價值.臨床肺科雜志,2007,12(3):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