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毒性試驗期限 一般認為工業(yè)毒理學慢性試驗動物染毒6個月或更長時間;而環(huán)境毒理學與食品毒理學則要求實驗動物染毒1年以上或2年。也有學者主張動物終生接觸外來化合物才能全面反映外來化合物的慢性毒性效應,以及求出閾劑量或無作用劑量。 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大鼠為進行慢性毒性試驗動物,接觸受試化合物1年以上不一定必要。多次經驗證明延長接觸1年以上,大鼠也不再出現(xiàn)新的毒性效應(致癌試驗除外)。例如有報道在122種化合物中,大鼠連續(xù)接觸3個月之后才出現(xiàn)毒性效應的只有3種(占2.46%),其它化合物均在3個月內已出現(xiàn)毒性效應。因此認為以大鼠為試驗對象時連續(xù)接觸外來化合物90天,即可確定受試化合物的長期無作用水平。但是,這種觀點還存有爭論。因此在食品及環(huán)境毒理學中進行慢性毒性試驗,接觸外來化合物的時間仍以2年為好。 (二)實驗動物與飼養(yǎng)環(huán)境 1、實驗動物 慢性毒性試驗選擇實驗動物的條件與亞慢性毒性試驗相同。但實驗動物最好為純系甚至同窩動物均勻分布于各劑量組。 實驗動物年齡應較小,大鼠和小鼠應為初斷奶者,即小鼠出生后3周,體重10~12g;大鼠出生后3~4周,體重50~70g。性別要雌雄各半。 2、動物飼養(yǎng)環(huán)境 慢性毒性試驗實驗動物的飼養(yǎng)條件和飼養(yǎng)環(huán)境與亞慢性毒性試驗相同。 (三)接觸途徑 慢性毒性試驗多為經口與經呼吸道接觸。經呼吸道接觸,每日接觸時間,依試驗要求而定。工業(yè)毒物的試驗通常每日吸入4~6小時。環(huán)境污染物一般要求每日吸入8小時或更長。 (四)劑量的選擇與分組 為制定外來化合物衛(wèi)生標準而進行慢性毒性試驗時,一般設3個染毒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必要時另設一個溶劑對照組,即無作用劑量組、閾劑量組、發(fā)生比較輕微毒性效應的劑量組(此為最高劑量組)。以求出明確的劑量-反應關系。 染毒組劑量的選擇可參考三組數(shù)據。一是以亞慢性閾劑量為出發(fā)點,即以亞慢性閾劑量或其1/5 ~1/2劑量為慢性毒性試驗的最高劑量,以這一閾劑量的1/50~1/10為慢性毒性試驗的預計閾劑量組,并以其1/100為預計的慢性無作用劑量組;一是以急性毒性的LD50劑量為出發(fā)點,即以LD50 的1/10劑量為慢性試驗的最高劑量。以LD50 的1/100為預計慢性閾劑量,以LD50 的1/1000為預計的無作用劑量組。各染毒劑量組之間的劑量間距應當大些,有利于求出劑量-反應關系,也有助于排除實驗動物個體敏感性差異。組間劑量差一般以5~10倍為宜,最低不小于兩倍。 (五)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的選擇,應以亞慢性毒性試驗的觀察指標為基礎。其中包括體重、食物攝取、臨床癥狀、行為、血象和血液化學、尿的性狀及生化成分以及重點觀察在亞慢性毒性試驗中已經顯現(xiàn)的陽性指標。一些觀察指標變化甚微,為此應注意三點:一是試驗前應對一些預計觀察指標,尤其是血、尿常規(guī)及重點測定的生化指標進行正常值測定,廢棄個體差異過大的動物;二是在接觸外來化合物期間進行動態(tài)觀察的各項指標,應與對照組同步測定;三是各化驗測定方法應精確、可靠、且進行質量控制。 應重視病理組織學的檢查。凡試驗期間死亡的動物,都應做病理組織學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