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值
血液pH值易于測定,是酸堿平衡障礙的一個很有用的指標(biāo)。它反映體液中的氫離子濃度[H+],其值是以[H+]的負(fù)對數(shù)表示。嬰幼兒低于兒童,兒童低于成人。例如新生兒血漿pH值為7.3~7.35,就處于成人pH值7.35~7.45的下限以下。這是因為年齡越小血漿二氧化碳分壓越高,乃屬正常生理范圍。正常成人動脈血液pH值比靜脈血液者高約0.02~0.1,組織間液pH值與血漿者近似。細(xì)胞內(nèi)液pH比細(xì)胞外液者低,視細(xì)胞代謝旺盛程度而不同,其范圍約6.0~7.4,平均7.0。
血漿的pH值主要取決于血漿中[HCO3-]與[H2CO3]的比值,其間的相互關(guān)系可從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中看得很清楚。式中pKa是H2CO3解離常數(shù)的負(fù)對數(shù)值,
在37℃環(huán)境中為6.1,此數(shù)值被視為一個比較恒定的數(shù)字。[HCO3-]主要由腎臟調(diào)節(jié),動脈血漿中的濃度平均為24mmol/L。[H2CO3]由于可以分解為水和CO2,因此可以由呼吸調(diào)節(jié)。而且血漿中溶解的CO2只有很小部分呈H2CO3形式,CO2與H2CO3之比僅約800:1。由于實用上的方便我們不把這兩者分開,而是由血漿CO2的溶解系數(shù)計出[H2CO3]。即當(dāng)Pco2為0.133kPa(1mmHg)時,血漿中溶解的CO2和H2CO3的濃度為0.03mmol/L。Pco2的正常值平均為5.33kPa(40mmHg),計算[H2CO3]=40×=1.2mmol/L。代入上式,則正常的血漿pH=6.1+log(24/1.2)=6.1+log20=6.1+1.3=7.4。
血漿pH低于正常表明有酸中毒,高于正常表明有堿中毒。但只看pH的變化還不能區(qū)分是代射性還是呼吸性酸堿中毒。要區(qū)分代謝性和呼吸性酸堿中毒,還需要知道[HCO3-]和[H2CO3]何者是原發(fā)性變化者,即誰是先起變化的。當(dāng)血漿[H2CO3]原發(fā)性上升或[HCO3-]原發(fā)性降低,以致pH小于7.35時,即為失代償性酸中毒,前者稱為呼吸性酸中毒,后者稱為代謝性酸中毒。當(dāng)血漿[H2CO3]原發(fā)性降低或[HCO3-]原發(fā)性增高以致pH大于7.45時即為失代償性堿中毒,前者稱為呼吸性堿中毒,后者稱為代謝性堿中毒。
pH值處于正常范圍內(nèi),也可能存在酸堿平衡障礙。因為在酸堿中毒時,通過機體的上述調(diào)節(jié)作用,盡管[HCO3-]和[H2CO3]的絕對值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但二者的比值仍維持在20:1附近,pH值則可保持于正常范圍內(nèi)。這類情況則稱為代償性酸中毒或堿中毒。代償性酸中毒時血漿pH值在正常范圍的近下限處,代償性堿性酸中毒時血漿pH值在正常范圍的近上限處。但需要注意,在某些類型的混合型酸堿平衡障礙時,血漿pH值可以是正常的。這在后面將予以介紹。
二、二氧化碳分壓
二氧化碳分壓(Pco2)是指物理溶解于動脈血漿中的CO2分子所產(chǎn)生的壓力(即張力)。其正常平均值為5.33kPa(40mmHg,范圍為33~47mmHg)。Pco2是反應(yīng)呼吸性酸堿平衡障礙的重要指標(biāo)。由于通氣過度,CO2排出過多,其值低于正常,是為呼吸性堿中毒的變化。由于通氣不足,CO2排出過少而在體內(nèi)潴留,其值高于正常,是為呼吸性酸中毒的變化。在代謝性酸中毒時,由于呼吸加深加快的代償反應(yīng),可使病人Pco2值下降而低于正常。也就是說當(dāng)[HCO3-]原發(fā)性下降時,H2CO3-有代償性繼發(fā)的下降以使NaHCO3/H2CO3比值變動盡量減少或仍能維持20:1。在代射性堿中毒時,則與此相反,Pco2值可上升而高于正常。
三、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
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CO2Combining Power,CO2C.P.)是指靜脈血漿HCO3-中的CO2含量,亦即呈化學(xué)結(jié)合狀態(tài)的CO2量。正常值平均為27mmol/l 。也常用容積%來表示這個指標(biāo)的值,正常平均為60容積%,范圍為50~70容積%。
血漿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可反應(yīng)血漿中NaHCO3的含量。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增高時可能是代謝性堿中毒,也可能是有代償反應(yīng)的呼吸性酸中毒;因為后者是H2CO3原發(fā)性升高,NaHCO3便會有代償性的繼發(fā)增高。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降低時可能是代謝性酸中毒,也可能是有代償反應(yīng)的呼吸性堿中毒。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的測定方法建立于1917年,它在測定血漿NaHCO3(堿貯)上起過重要作用,現(xiàn)因測定pH值、Pco2等方便可靠,故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的測定方法已日漸少用。
四、標(biāo)準(zhǔn)碳酸氫鹽和實際碳酸氫鹽
標(biāo)準(zhǔn)碳酸氫鹽(Standard bicarbonate,S.B.)是指動脈血液標(biāo)本在38℃和血紅蛋白完全氧合的條件下,用Pco2為5.33kPa的氣體平衡后所測得的血漿[HCO3-]。因為這種方法已排除呼吸因素的影響,故為判斷代謝性酸堿中毒的指標(biāo)。正常平均值為24mmo1/L,范圍為22~27mmol/L。代謝性酸中毒病人S.B.降低,代謝性堿中毒時則S.B.升高。但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中或堿中毒時,由于代償作用(腎臟長時間調(diào)節(jié))也可在前者有所升高,后者有所降低。
實際碳酸氫鹽(Actual bicarbonate,A.B.)是指隔絕空氣的血液標(biāo)本,在保持其原有Pco2和血氧飽和度不變的條件下測得的血漿碳酸氫鹽濃度。因此A.B.受代謝和呼吸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它和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的差別主要是A.B.反映動脈血漿的值,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是用靜脈血漿測定的。A.B.的正常值同S.B.,因為正常人的條件和測定S.B.的人工條件是相同的。但A.B.與S.B.的差值能反映呼吸因素對酸堿平衡的影響。正常人,A.B.=S.B.。病人有CO2貯積時,A.B>S.B.,指示呼吸性酸中毒;病人有CO2呼出過多即通氣過度時,A.B.<S.B.,指示呼吸性堿中毒。兩者數(shù)值均高于正常指示有代謝性堿中毒(或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有代償變化)。
五、緩沖堿
緩沖堿(buffer base,B.B)是指動脈血液中具有緩沖作用的堿性物質(zhì)的總和。也就是人體血液中具有緩沖作用的負(fù)離子的總和。這些負(fù)離子有HCO3-,HPO4=,Hb-,Pr-等,它們都能結(jié)合H+。通常用氧飽和的全血測定,這樣測出的稱全血緩沖堿(buffer base of blood, BBb)正常值為50±5mEq/L,其中:
HCO3- =20mEq/L
HPO4= =7mEq/L
Pr- =8mEq/L
Hb- =15mEq/L
如果離出血漿測定其緩沖堿總量,則稱為血漿緩沖堿(buffer base of plasma, BBp),正常值為40~48mmol/L,平均45mEq/L,其中:
HCO3- =22~27mEq/L
HPO4= =2~3mEq/L
Pr- =16~18mEq/L
一般使用血液緩沖堿總量一詞均指全血緩沖堿而言,它是反映代謝性因素的指標(biāo),呼吸因素所造成Pco2升高或降低對它沒有明顯影響。B.B.降低指示代謝性酸中毒,B.B.升高指示代謝性堿中毒。
六、堿過剩和堿缺失
堿過剩(base excess, B.E.)是指在標(biāo)準(zhǔn)條件下,即在38℃,Pco25.33kPa,Hb為15g%,100%氧飽和的情況下,用酸或堿將人體1升全血滴定至正常pH7.4時所用的酸或堿的mmol數(shù)。如需用酸滴定,顯然指示血中堿量多于正常,即稱為堿過剩。它代表全血緩沖堿總量的變化。但表示法不同,是以用去酸量的mEq數(shù)表示,意即多出多少mEq緩沖堿,此種情況用正值即+B.E.表示,見于代謝性酸中毒。反之,如需用堿滴定,則表示堿缺失(base deficit),指示血中緩沖堿減少,此種情況用負(fù)值表示即-B.E.。見于代謝性酸中毒。但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或堿中毒時,由于腎臟的長時間代償作用,B.E.也可以分別增加或減少。正常人的B.E.值在0附近,正常范圍為0±3mEq/L!
堿過剩也分全血與血漿(代表細(xì)胞外液)二種測法。細(xì)胞外液堿過剩(B.E.ecf)是反映代謝性因素的較好指標(biāo);因為測定時血漿或其它細(xì)胞外液需經(jīng)Pco2為5.33kPa的氣體平衡,可以排出血液中Pco2升降的影響。
全血緩沖堿(B.E.b)由于包括Hb在內(nèi),故受病人Hb的量的影響,Hb是全血緩沖堿的重要成份,所以測定后要視病人Hb濃度按照方便的公式予以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