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厥陰上篇
    

傷寒恒論:厥陰上篇

計二十一法舒本厥陰篇不分上、中、下三篇,厥陰篇下有“計四十八法”一句,為照應前體例,厥陰上篇下加“計二十一法”一句。以下厥陰中篇加“計十七法”一句。厥陰下篇加“計十法”一句。一、厥陰之為病,消渴(指飲水多而渴仍不解。),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

計二十一法

舒本厥陰篇不分上、中、下三篇,厥陰篇下有“計四十八法”一句,為照應前體例,厥陰上篇下加“計二十一法”一句。以下厥陰中篇加“計十七法”一句。厥陰下篇加“計十法”一句。

一、厥陰之為病,消渴(指飲水多而渴仍不解。),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原文326

【鄭論】 按此乃厥陰寒熱錯雜之候也。消渴者,熱傷津液也;撞心者,熱邪上干也;饑不欲食,食則吐蛔者,里有寒也,吐蛔者,寒甚,則蟲不安而外出也;下之利不止者,既屬虛寒,何得以降之、利之乎?明是教人不可妄下也。

【闡釋】 過去很多注解傷寒論者,認為此條是厥陰病的提綱,其實非也。僅是厥陰病上熱下寒之證,亦即鄭氏所說:“寒熱錯雜之候也”。如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就是上熱證狀;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就是下寒證狀。并不包括本篇厥熱勝復,寒厥熱厥等全部疾病,所以不能稱為厥陰病的提綱。

二、厥陰中風,脈微浮(者)為欲愈,不浮(者)為未愈。原文327

【鄭論】 按厥陰為陰臟,陰病而見浮脈,是陰病得陽脈者生,不得陽脈者,為未愈也。

【闡釋】 陰病脈不當浮,今厥陰中風脈反浮者,以厥陰與少陽為表里,若得少陽沖和之氣,病勢有從陰出陽之機者,脈必微浮。亦即鄭氏所說:“陰病得陽脈者生,不得陽脈者為未愈也。”

三、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原文328

【鄭論】 按六經(jīng)各有旺時,邪退邪進,可于旺時決之。

【闡釋】 六經(jīng)皆有欲解時一條。據(jù)厥陰篇:“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寒多熱少,其病為進;熱不除便膿血者不必死;下利厥不止者必死。”則本條所謂欲解,其為寒盡陽回之證。亦即鄭氏所說:“邪退邪進,可于旺時決之”之意。從時間來說,當www.gydjdsj.org.cn/zhicheng/在夜間一時至早晨五時之間。

四、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原文329

【鄭論】 按此乃厥陰挾有微熱也。學者于此,當細求陰陽實據(jù)為

要。

【闡釋】 本條是厥陰病邪退陽復的渴欲飲水,因陽氣乍復,津液一時不及上承,因而口渴。即鄭氏所說:“乃厥陰挾有微熱也”,故少少與飲,以滋助其津液,則病可自愈。

五、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原文330、337

【鄭論】 按厥證原有陽厥陰厥之別,陽厥可下,陰厥不可下,此乃一定之理。

【闡釋】 本條前段指出虛寒性厥逆不可下,即凡屬虛家而不厥逆者亦不可下,法當扶陽治之。后段并賅寒熱二厥在內(nèi),致厥的原因,皆因陰陽氣不相順接所形成,證見手足逆冷。寒厥者,寒盛至極,則陰氣獨勝,而陽氣相對衰微,不能通達于四肢,故手足發(fā)生厥冷,因成寒厥。相反的熱盛至極,則陽氣被遏,亦不能通達于四肢,因成熱厥。寒厥熱厥,同樣是四肢厥冷,病因病理卻截然不同,故治法亦異。鄭氏曰:“陽厥可下,陰厥不可下,此乃一定之理”。指出治療法則,可為準繩。

六、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病名,指胃氣將絕時的一種反常見證。),必死,原文333

【鄭論】 按遲則為寒,其理明甚,而反與黃芩湯,是失其治也。失其治,病人應不能食,乃其常,今反能食,是反其常,反其常者死,此名為除中。除中者,胃陽暴露,如燈光之火,欲滅而驟明,轉(zhuǎn)瞬即滅也。

【闡釋】 傷寒脈遲,脈遲屬陰主寒,胃必虛冷也。設(shè)遇此虛冷之脈證,當用理中湯以溫之,今反用黃芩湯以消其胃中僅存之陽氣,病人應不能食,反能食者,此名除中。鄭氏釋除中謂:“胃陽暴露,如燈火之光,欲滅而復明,轉(zhuǎn)瞬即滅也”,形象生動。俗稱之回光反照,必死無疑。

七、傷寒〔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素)〔索〕餅,不發(fā)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直醽〔出〕而復去也,后(三)日脈之,其熱續(xù)在者,期(以)〔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未)〔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脈之,〔而脈〕數(shù),其熱不(減)〔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fā)膿也。原文332

【鄭論】 按厥與利,皆在不能食之例,今反能食,近似除中,當在發(fā)熱與不發(fā)熱兩字判之。若尚能發(fā)熱,則知胃氣尚存,但不可暴〔出〕也。暴是脫機,微是生機,茍無發(fā)熱,則除中決矣。期之半夜愈者,就在這一點微熱決之耳。至必發(fā)癰膿,胃陽有馀,遏郁太甚也。又云:以(素)〔索〕餅不發(fā)熱,既不發(fā)熱,胃氣已去,尚得云知胃氣尚存乎?不字定是微字,方與論合。

【闡釋】 本條文長義繁,總的來說,言厥與熱日數(shù)相較是相當?shù),其病能自愈。若厥多于熱則病利;熱多于厥則發(fā)癰膿;厥利并見,當不能食,反能食者恐為除中。是否除中,可與索餅食之。鄭氏曰:“若尚能發(fā)熱,則知胃氣尚存;不發(fā)熱則胃氣已去,尚得云知胃氣尚存乎?不字定是微字,方與論合”。此鄭氏訂正原文之功矣。

八、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下〕(者)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fā)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者),〔便膿血者〕,其喉不痹。原文334

【鄭論】 按厥后發(fā)熱而利,發(fā)熱乃陽回之征,故可決其必自止。但利止而反汗出,咽疼為喉痹,是厥陰挾風邪而上攻,若利不止,必便膿血,是熱邪下攻故也。利止與不止間,上攻下攻之病,不問自明也。

【闡釋】 本條先厥后熱,是陽進陰退之征,利必自止。如陽復太過,在上則為喉痹,在下則便膿血。治喉痹可用桔梗湯,便膿血可用白頭翁湯。至便膿血,為熱邪下利,而不復上病咽痛也。

九、傷寒(二三)〔一二〕日至四五者,(而)厥者必發(fā)熱,前熱者后必厥,(熱)〔厥〕深者(厥)〔熱〕亦深,(熱)〔厥〕微者(厥)〔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原文335

【鄭論】 按熱深厥深,是為陽亢熱伏者說法,本宜破陽扶陰為主,其中有反發(fā)汗,以致口糜爛赤者。凡發(fā)藥皆上升之品,邪火得升而上浮,焉得不有此口糜赤爛之患耶?

【闡釋】 熱厥形成的機轉(zhuǎn),主要是熱邪深伏,陽氣內(nèi)郁不能外達,即是鄭氏所說:“是為陽亢熱伏者說法”,法當破陽扶陰,選用承氣湯下熱存陰,自不可發(fā)汗,如誤汗之,劫奪其津,熱邪更熾,邪熱上干,就可產(chǎn)生口舌生瘡,紅腫糜爛。

十、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shè)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原文336

【鄭論】 按熱與厥,俱屬五日,乃陰陽平應之候,故斷之曰必自

愈。

【闡釋】 陰陽偏盛則病作,陰陽和平則病愈,一切疾病之由來皆如此。厥陰病的病勢進退生死之機,亦不外此理。故熱與厥日數(shù)相等,亦即鄭氏所說:“乃陰陽平應之候”,故知自愈也。

十一、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胃)〔膚〕冷,其人煩(燥)〔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蛔厥也;棕收,其人當吐蛔,(今)〔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蟲)〔蛔〕聞食臭(而)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原文338

【鄭論】 按既稱脈微而厥,(胃)〔膚〕冷為之臟寒,即按臟寒法治之,何必另為咨議?又曰蛔厥,蛔乃厥陰風〔木〕所化,胃冷蟲必不安,胃熱蟲亦不安,胃不得食,蟲亦不安,如此推求,便得治蟲之法也。條內(nèi)并未有熱象足征,不得為之寒熱錯雜。其主久痢,是亦寒泄之謂,烏梅丸,皆非正論。

【闡釋】 本條前段自“傷寒脈微而厥”至“此為藏厥,非蛔厥也”,為藏寒發(fā)厥,病情已屬危候,急用四逆、白通救之;棕视型禄鬃C,其煩是時作時止,不是煩躁無暫安時,其厥是肢厥而非膚冷,原文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鄭氏認為治以烏梅丸,皆非正論。筆者對治蛔證,常用烏梅丸改作湯劑而獲效。夫久痢多屬虛寒滑脫,法當溫補收澀,常用附子理中湯加粟殼治之。

烏梅丸方(校補)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十兩 黃連十六兩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nèi)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本方寒熱并用,攻補兼施之劑,能益胃安蛔。方中烏梅為主藥,有酸澀的作用,配川椒以殺蟲;蟲得苦則安,所以用黃連、黃柏;而附子、干姜、細辛、桂枝,溫中散寒;人參補脾;當歸補肝;合成一個溫中祛寒,殺蟲平厥的方劑,治蛔厥有良好效果。鄭氏謂:“厥陰為陰經(jīng),陰極則生陽,故多寒熱錯雜!倬傲趺吠,寒熱并投,并非專為蟲立法,凡厥陰一切癥候,莫不備具。”向為治蛔厥及久痢之首選方,應用確較廣泛。鄭氏在《醫(yī)法圓通》中,用以治巔頂痛、腹痛飲冷、睪丸腫痛。筆者以此方治痢,無分新久,改丸為湯劑,功效顯著。今人以烏梅丸加減治膽道蛔蟲及多種腸道病,屢獲良效。更有人認為凡寒熱錯雜之癥,本方均可施治,足見其應用之廣泛了。

十二、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后必便血原文339

【鄭論】 按熱少厥微,是陽厥之最輕者也。至于默默不欲食,煩躁,至小便白色,此時內(nèi)無熱邪可征,故曰熱除。欲得食,是胃氣漸復之機,故為欲愈。倘嘔而胸脅煩滿,此中宮不宣,胃氣滯塞,斷為便血者,是因其氣機之滯而決之也。

【闡釋】 傷寒熱少厥微為熱厥輕證,故僅見指頭寒;陽熱內(nèi)郁不甚,故默默不欲食;郁極求伸,故見煩躁。數(shù)日后小便通暢色白者,此熱邪已除,欲進食者乃胃氣已和,此病為欲愈。若厥復見,其熱不解,上逆而嘔,且有胸脅煩滿之證,是熱又深入,傷及陰絡(luò),必便血矣。仲景對此未提治法,柯韻伯謂:“微熱者可用小柴胡湯,熱深者用大柴胡湯”。筆者認為此二方可供臨證選用。

十三、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后)必便膿血。原文341

【鄭論】 按熱多厥少,是陽有馀,特患者熱不除耳,熱除自愈。熱不除者,陽勝血虧,即有逼血下行之事,故斷之曰便膿血。至寒多熱少者,陰有馀,陽必虧,其病為進者,即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意也,知此可與論藥論方也。

【闡釋】 此條從厥和熱的多少來觀察病變,這和前面十條是一致的。厥少熱多是身體抗病力戰(zhàn)勝病變的象征,所以當主病愈。若熱仍不止,則熱郁于陰,即鄭氏所說:“陽勝于陰,即有逼血下行之勢”,其后必便膿血。至寒多熱少,則為陰盛陽衰,衰極則有亡陽之虞。至于治法,陽勝宜下,陰盛宜溫。

十四、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燥)〔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原文343

【鄭論】 按脈微而厥,乃陽衰陰盛之征,迨至煩躁,上下有不交之勢,灸厥陰,原正所以扶陽御陰也。陽回即是生機,不還即是死機,不易之理也。

【闡釋】 自此以下三節(jié),皆言陰中亡陽之死證也。本節(jié)是厥陰臟厥之重證,內(nèi)外皆寒,一派陰霾之象,故急用灸法以回其陽。灸宜關(guān)元、氣海即丹田穴;并可內(nèi)服大劑四逆湯等一類方劑,以救欲脫的陽氣,當能增加療效。如手足逆冷,過時不還,是陽已亡,故死。

十五、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原文344

【鄭論】 按發(fā)熱下利,乃陰陽欲脫之征,何也?發(fā)熱者,陽竭于上也;下利者,陰竭于下也。其人茍未見厥逆、躁,尚未得以脫論,此以斷為脫者,正于厥、躁論之也。

【闡釋】 此條內(nèi)真寒而外假熱的危候。傷寒發(fā)熱,若屬陽回,下利當自止,手足當溫。今雖見發(fā)熱,下利厥逆依然,可知此非陽回之熱,乃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更加躁不得臥,亦即鄭氏所說:“www.gydjdsj.org.cn/wszg/陰陽欲脫之征”。急與大劑通脈四逆湯,或可救危亡于萬一。

十六、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原文345

【鄭論】 按發(fā)熱下利至甚,將脫之兆,況加以厥而不回,烏得不死。

【闡釋】 此條乃陰陽離絕之危候,與上條同一病理。雖無躁不得臥之證狀,但不利言至甚,厥逆言不止,其厥利程度,較上條嚴重,發(fā)熱亦屬虛陽外浮。遇此危候,當用大劑四逆、白通溫經(jīng)止泄以回其厥。若厥回可生,不回則死。

十七、發(fā)熱而厥,(不)〔七日〕下利者,為難治。原文348

【鄭論】 按發(fā)熱而厥,乃陽厥之征,務(wù)要察其人果現(xiàn)有熱象可憑,即照陽厥法治之。至七日下利,是邪盤據(jù)不欲下趨,熱與厥不退,故曰難治。若下之而利,熱退厥回,即是生機;下之而不利,厥不回,方為難治。

【闡釋】 本條與上十五、十六兩條同為陰寒內(nèi)盛,陽氣外浮而呈現(xiàn)的厥利。本條雖同是真寒假熱證,但無上述兩條嚴重,所以不言主死,而云難治。然難治非不治之謂,更非代表死候,可選用大劑白通,四逆等湯治之,可救危亡。

十八、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原文346

【鄭論】 按六七日不利,至發(fā)熱而利,里已通矣,里通表暢,發(fā)熱亦是病解之機。但其人汗出不止為可慮,可慮者,汗出亡陽,不止,是陽無所附,脫離即在轉(zhuǎn)瞬,不死何待?

【闡釋】 鄭氏謂“汗出亡陽”,此即辨證大眼目。汗出不止,是陰盛于內(nèi),陽浮于外,是謂有陰無陽,故死。

十九、病(人)〔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jié)胸,小腹?jié)M,按之痛者,此冷結(jié)在膀胱關(guān)元也。原文340

【鄭論】 按四肢厥,而無熱形可征,則為陰盛無疑,寒結(jié)于下,未在中上,故不結(jié)胸,而獨在小腹,故痛亦在小腹也。

【闡釋】 此種證狀,經(jīng)常見之。筆者常用大劑回陽之方,如四逆、白通之類,加肉桂、小茴以治之;外則用肉桂、小茴、花椒、橘葉以熨痛處。屢用屢效者。

二十、傷寒五六日,不結(jié)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原文347

*腹濡脈虛復厥,,明明陰盛陽微,下之則微陽立消,烏得不死?(頂批)

【鄭論】 按脈微而厥,明明陰盛,而非陽盛也。陽盛始能傷血,血傷故不可下,今所見者,陽虛的候,非陰虛的候,何所見而為亡血乎?余甚不解。

【闡釋】 陽盛始能傷血,血傷始見亡血之證,今所見者為陽虛的候,非陰虛的候,故鄭氏曰:“何所見而為亡血乎?余甚不解!贝搜撝仑,下之安得不死!

二十一、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萸生姜湯主之。原文351、352

【鄭論】 按四肢厥,而脈細微欲絕,陰盛陽虛之明驗也。此際正宜大劑回陽,茲以當歸四逆湯主之,決非確論,余不敢從。

【闡釋】 本條鄭氏認為系“陰盛陽虛之明驗,正宜大劑回陽,以當歸四逆湯主之,決非確論。”但歷代注家謂手足厥冷,既不同于陽微陰盛的四逆湯證;亦不同于熱深厥深的白虎湯證;更不是陽氣郁遏于里,不能透達的四逆散證。而是血虛寒郁,不能榮于脈中,而四肢失于溫養(yǎng),所以手足厥寒。本方不用姜附回陽而亦以四逆名湯者,正像四逆散一樣,以其能治四肢逆冷之故。故鄭氏所說:

“決非確論”是當深思的。

當歸四逆湯(校補)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方(校補)

前方加 生姜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溫分五服。

【方解及其應用范圍】

本方即桂枝湯去生姜,倍用大棗,加當歸、細辛、木通而成。桂枝湯本調(diào)和營衛(wèi)之方,但本證屬血虛寒凝,故用當歸補心血為君藥,芍藥收心氣,大棗、甘草、木通緩肝急,生肝血,桂枝、細辛溫陽散寒。合之則治血虛寒滯,陽氣虛衰,脈行不利之證,是溫血散寒,補血助陽之劑。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治之。吳茱萸辛溫以散久寒,生姜辛溫以行陽氣,再以清酒和之,以助藥之行,則陰陽調(diào)和,手足自溫。關(guān)于本方應用范圍,《傷寒論》原文所載主治“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其病機在于血虛寒滯。由于血被寒邪凝滯之程度和部位不同,則臨床見證各異,一切陰寒凝結(jié)之血虛氣滯,皆可用本方溫而通之以取效。如一身痛、四肢關(guān)節(jié)痛、腰痛、腿痛、胸痛、巔頂頭痛、虛寒下痢,婦女經(jīng)期痛、行經(jīng)時四肢麻木抽搐、手足厥寒、小兒麻痹癥,以及脫疽(栓塞性脈管炎)等,皆可用本方治療而獲效。筆者曾治胡某二十余年之腰腿關(guān)節(jié)疼痛,其癥狀為痛有定處,下肢冷,遇寒痛增,似覺骨痛,麻木、拘攣,沉重,伸縮行動困難,須靠攙扶方能移步。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但治之無效。其面容黯黑,舌質(zhì)微烏,苔灰白而膩,脈微細,參之以上述證狀,此為血虛氣滯,寒邪內(nèi)搏所致。法當養(yǎng)血通絡(luò),溫經(jīng)散寒,以當歸四逆湯加味治之,連續(xù)服二十劑而痊愈。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