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無疑是可以指導世界醫(yī)學的發(fā)展的,但是中醫(yī)的博大精深及其無限靈活的特點讓現在的科學無法跟隨。所以始終有一部分無知的人手捧“科學”的冰棒來抨擊中醫(yī)的“不科學”,這也無可厚非。一是這些人有些過于迷信“科學”,二是中醫(yī)和現代科學的接口沒有做好。我認為中醫(yī)和現代科學的接口,或者說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一個方法是:對中醫(yī)的脈法進行量化。
僅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可能雙方都會有些不太認同。中醫(yī)一派會說中醫(yī)的28種脈像很難量化,量化這28種脈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是的,我到現在也沒有辦法將28種脈像完全清楚地分辨開來,甚至可以說,28種脈像我都沒有機會全部遇到過。我不知道有哪位大師能夠站出來說自己完全清楚地分辨出了28種脈像。其實,只要掌握了幾種主要的脈像,就基本上可以完全勝任臨床了。
現代科學就更難以接受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是在腕動脈處,為什么腕動脈處會有這樣大的信息量,為什么要寸、關、尺、浮、中、沉,為什么會映射到五臟六腑。。。。。。?面對這樣的局面,只能說“小弟,你沒有發(fā)言權,先聽著”。
我們取左右手寸、關、尺、浮、中、沉一共18個數據采集點,來對整個腕動脈的以下數據進行采集:脈動頻率、血液流速、血液流量、血管寬度、脈動壓力、血液溫度、血液是否在血管的一邊流動。我提出這些數據是運用理科的思維,但是這些正是中醫(yī)的浮沉遲數、弦滑孺弱等脈像的理科思維方式、保留將來可以運用儀器進行采集的一種可能。
我們取得了一些數據,還要懂得使用這些數據。使用這些數據的基礎規(guī)律必須遵守。1,男左女右為血,男右女左為氣,氣血要基本協(xié)調。2,男左寸關尺沉部分別為心、肝、腎,右左寸關尺沉部分別為肺、脾、腎(命門),并且必須遵守心洪、腎沉、肝弦、肺浮的原則。3,必須遵守臟腑對應的原則,在此不詳述,可能各派在某些部位上會有爭議。
有了一些數據,有了運用數據的規(guī)律,我相信大多數合格的中醫(yī)都可以看出問題來了。發(fā)現了問題,再運用陰陽五行生克的理論找到問題的根源,最后就是對應的藥的映射和配伍問題了。其實這一套東西更應該是理科性思維的人更容易熟練運用的。如果有一天真能夠公布這些東西,真的可以少死很多人。
也有人說如何運用這些數據還是不太明白,這些道理離大家只有一紙之隔,說出來簡單到讓人不敢相信的地步。陰陽五行在中醫(yī)上可以說成是氣血五臟。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了,也就沒有什么難治的病了。
在此,我不得不說,中醫(yī),根本不是這個文明的產物,F代科學只配做個小跟班,就更不用說西醫(y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