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茯苓導(dǎo)水湯
|
處方來(lái)源 | 《普濟(jì)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利小便。
|
主治 | 水腫。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qián),水2盞,加燈心25根,煎8分,去滓,空心服;服此藥時(shí),要如熬阿刺吉酒相似,水1斗,止取藥1錢(qián),服后小水行時(shí),即漸添多,直至小便變清白色,方為痊愈。如病重者,前藥可均作3大服,每服再加去心麥門(mén)冬2兩,燈草1大把,均半兩重,水1斗于砂鍋內(nèi),下藥5兩,熬1大碗,再下小銚內(nèi)煎至1大盞,五更空心服,滓再煎服,連進(jìn)3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茯苓導(dǎo)水湯(《金鑒》卷五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