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袖珍小兒》卷五。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諸疳疾,面黃腹大,飲食不潤肌膚。
|
制備方法 |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彈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以生絹袋盛之;次用精豬肉2兩,同藥一處煮,候肉熟爛,提取藥于當(dāng)風(fēng)處懸掛,將所煮肉并汁令小兒食之。所懸之藥,第2日仍依前法煮食,藥盡為度。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醫(yī)燈續(xù)焰》:是方以四君補脾運土治其本,蕪、使、蘆、砂殺蛔清熱治其標(biāo)。食肉不食藥者,收藥味于肉,并肉并味從類而歸脾。若脾疳面黃腹大,飲食不調(diào),肌肉枯瘁,每見蛔者,服之自效,恐諸疳則未必也。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