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傷寒論》。
|
藥物組成 |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
加減 | |
功效 | 散寒通陽,滌痰開結(jié)。
|
主治 | 少陰客寒咽痛,伏氣咽痛;伏氣之病,謂非時(shí)有暴寒中人,伏氣于少陰經(jīng),始不覺病,旬日乃發(fā),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者;少陰病,咽中痛,惡寒嘔逆;少陰病,為寒邪所客,痰涎壅塞,其人但咽痛而無燥渴、心煩、咽瘡、不眠諸熱證。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1升,煎7沸,納散2方寸匕,更煮3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古方選注》:少陰之邪,逆于經(jīng)脈,不得由樞而出,用半夏入陰散郁熱,桂枝、甘草達(dá)肌表,則少陰之邪,由經(jīng)脈而出肌表,悉從太陽開發(fā),半夏治咽痛,可無劫液之虞。 2.《傷寒經(jīng)注》:方中半夏辛溫滌痰,桂枝辛熱散寒,甘草甘平緩?fù)础? |
備注 | 半夏桂枝甘草湯(《活人書》卷十七)、半夏桂甘湯(《直指》卷二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