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金匱》卷中。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脾陰不濡,胃虛氣逆,朝食暮吐;膈間痰飲,心下痞硬,腸中瀝瀝有聲。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1斗2升,和蜜揚(yáng)之240遍,煮藥取2升半,溫服1升,余分再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陽明,燥金也,與太陰濕土為合。腑臟不和,則濕自內(nèi)聚,為痰為飲,燥自外款,為胃脘痛;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難入,雖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濕飲之聚結(jié),分陰陽,散氣逆;人參補(bǔ)正;蜜潤燥;以水揚(yáng)之者,《內(nèi)經(jīng)》云:清上補(bǔ)下,治之以緩,水性走下,故揚(yáng)以緩之;佐蜜以潤上脘之燥也。 2.《金匱要略心典》:胃反嘔吐者,胃虛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脈本下行,虛則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參。白蜜益虛安中。東垣云:辛藥生姜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shí)之病,若胃虛谷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yáng)谷氣而已,此大半夏湯之旨也。 3.《古方選注》:大半夏湯,通補(bǔ)胃腑之藥,以人參、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則能兼補(bǔ)脾臟,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虛冷,脾因濕動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為朝食暮吐。朝暮者,厥陰肝氣盡于戌,旺于丑也,宿谷藉肝氣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溫利竅除寒,人參扶胃正氣,佐以白蜜揚(yáng)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緩之,俾半夏、人參之性下行不速,自可斡旋胃氣,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氣僭升也乎? 4.《金匱要略淺注補(bǔ)正》:此反胃即脾陰不濡,胃氣獨(dú)逆,今之膈食病足矣,或糞如羊屎,或吐后微帶血水。用半夏降沖逆,即是降胃,用參、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則腸潤谷下。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