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醫(yī)學正傳》卷二引東垣方。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大頭天行疫病。上焦火盛,頭面大腫,目赤腫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熱盛,及生瘡毒者。
|
制備方法 | 上細切。
|
用法用量 |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醫(yī)方考》:頭大者,炎上作火之象也。故用芩、連之苦以瀉之,甘草之甘以緩之。 2.《古今名醫(yī)方論》:柯韻伯曰,諸腫痞痛,皆屬于心,必用芩、連以瀉心。然傷寒熱結在內(nèi),而心下痞者,是為客邪,治客當急,故君大黃,率芩、連,用麻沸湯漬絞其汁,而速驅之,不使暫留也。此熱淫于內(nèi),而上炎頭目者,是為正邪,治之當緩,故用甘草與芩、連等分同煎,漫飲以漸漬之,不使下行也。蓋心下本虛而火實之,法當并瀉其子,土郁奪之,而火速降矣;上焦本清而火擾之,法當先培其子,土得其令,而火邪自退矣。芩、連得大黃,不使其子令母實;芩、連得甘草,又不使其母令子虛。同一瀉心,而其中又有攻補之不同如此。 3.《金鑒》:三黃湯用黃芩瀉上焦火,黃連瀉中焦火,大黃瀉下焦火。若夫上焦實火,則以此湯之大黃易甘草,名二黃湯。使芩、連之性,緩緩而下,留連膈上。 |
備注 | 本方改為丸劑,名“二黃丸”(見《溫熱暑疫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