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的苗種越冬技術
-----
羅非魚是熱
帶魚類,不耐低溫,生活和生長的水溫范圍為16℃~40℃,最適溫度為28~32℃,當水溫下降至12℃以下就會逐漸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在水溫降到16℃時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確保羅非魚順利越冬。羅非魚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據(jù)各地氣候和越冬條件的差異,主要有蓋薄膜大棚越冬、溫
泉水越冬、深水井、工廠余熱、鍋爐加溫以及電熱器加溫等方式。羅非魚越冬的關鍵是要掌握越冬入池的時間、魚池消毒、放養(yǎng)密度、水質和水溫的調節(jié)、飼養(yǎng)管理、病害防治等技術。 一、越冬前的準備 1、越冬魚的要求 越冬前催肥院越冬前一個月將要越冬的魚集中專池囤養(yǎng),進行加強培育,促使其膘肥體壯,增強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適應越冬期間的生活環(huán)境,將部分體弱或受傷的魚提前淘汰。 越冬魚的選留院要從秋苗專池培育而成的魚種中選留,越冬魚種以全長5~6 厘米為好,過大會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過小的魚種在越冬過程中適應能力差、成活率低及會出現(xiàn)同一塘越冬苗規(guī)格大小不一的現(xiàn)象。一般苗種越冬要求進池時規(guī)格要整齊,羅非魚一年多次繁殖,魚苗入池時的規(guī)格如參差不齊,在吃食上必然會出現(xiàn)以大欺小,小者發(fā)育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魚種入池時一定要經過篩選,按規(guī)格大小分別入池,以便管理,提高成活率。選留的魚種還要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無病、體表光滑、無
凍傷的個體。 選留時操作都必須輕快細致,以免碰傷魚體,并即選即入池。魚種在分級過篩時不宜長時間密集于網(wǎng)池中,一般在網(wǎng)池中吊水兩個小時后即要進行分篩、計數(shù)入塘,最長時間不宜超過五個小時,更不宜進行高密度長途運輸,否則會造成魚體受傷嚴重,導致越冬成活率低。 2、越冬設施的準備 根據(jù)不同的越冬方式,對越冬期間所需的加溫、增氧、排污等設備應在越冬前準備好,如加熱器、鍋爐、控溫儀、水泵、增氧機等,并預先把各越冬設備檢修完好。一般養(yǎng)殖戶進行小面積越冬時,每30 立方米水體應配用1~2 個3千瓦的電熱器。越冬前7~10 天應對魚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
石灰、漂
白粉或其他
消毒藥物進行處理,方法與池塘養(yǎng)殖魚的處理一致。 3、越冬前魚體的消毒 越冬時親魚、魚種在運輸和操作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在進池前應對魚體進行藥物消毒,可用2%~3%
食鹽溶液(不加碘)浸泡魚體5~10 分鐘,浸洗時間根據(jù)魚的忍耐程度而定。待全部魚入塘后,可用0.3ppm 二氧化氯進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發(fā)生。在入塘后一個星期內,要密切注意入塘魚種活動情況,特別是水溫較低時操作的魚種傷口是否感染,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入塘一個星期后,魚種的情況才基本穩(wěn)定,進入越冬期。 二、越冬魚入池的時間及其注意事項 1、堯進池時間 越冬魚進池的時間, 應掌握在水溫降至18~20℃時進越冬池為宜。具體進池時間隨各地氣候不同而異。但必須在水溫18℃以上時進越冬池,要趕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結束,水溫低于16℃,則起捕的魚就不能作越冬留種,因為魚體已凍傷,進池后就會陸續(xù)死亡。捕撈越冬魚要選擇風和日暖的晴朗天氣,以免魚體凍傷。 2、堯放養(yǎng)密度 越冬魚進池的密度要根據(jù)越冬池環(huán)境條件、魚體大小和管理水平而定。溫流水池水質清瘦,溶氧充足,一般每立方米水體可放親魚12-20kg,或放魚種8~12.5kg;靜水增氧池一般每立方米水體可放親魚5~7.5kg, 或魚種3.5~5kg;靜水池,能定期換水的,每立方米水體可放親魚2.5~4kg,或魚種2~3kg。 三、越冬期間的管理要點 羅非魚越冬期較長,整個越冬期間要有專人負責,并做好控制水溫、調節(jié)水質、合理投飼和防治魚病等管理工作。 1、水溫的控制 越冬魚在進池后10d 左右的時間內,可以把水溫控制在20~25℃,有利于魚體輕傷愈合,抑制水霉病的發(fā)生,提高越冬成活率。情況基本穩(wěn)定以后,整個越冬期間要求水溫保持在16℃以上,一般水溫控制在18~20℃間。應防止水溫的突然變化,更應防止水溫降到致死溫度之下,也不能長期控制在20℃以上,長期高溫不利于越冬管理,而且還會增加飼料的投入,因為水溫高,魚的活力較強,消耗體力較多,攝食量相應增加,因而排泄物增多,不但消耗水中大量的
氧氣,還會產生多種對魚體不利的物質。 利用溫流水越冬的,如
溫泉水、工廠冷卻水等,可以調節(jié)水的流量大小來控制水溫;利用蒸汽加溫越冬的,可調節(jié)蒸汽排放量來控制水溫;用深井水越冬的,增加換水次數(shù)保持一定水溫;塑料薄膜大棚池,晴天利用太陽能增溫,晚上或遇有寒流,要用電加熱器增溫。 2、水質的調節(jié) 越冬池應保持水質清新,越冬期內要經常進行水質分析,注意觀察魚群的浮頭情況,及時采取增氧措施,溶解量應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當室內氣溫比水溫低時,為減少因水蒸發(fā)而使水溫下降,應采用空氣壓縮機通過砂濾石增氧。當氣溫比水溫高時,可采用水車式或葉輪式增氧機增氧,但開機時間不宜過長,通常20 分鐘即可。溫流水越冬池可通過水流來調節(jié)水質。塑料薄膜大棚池,因換水困難,一般不換水,只有當水質過濃,魚浮頭較嚴重時才加注部分新水或通過增氧來調節(jié)水質。室內靜水越冬池,在越冬魚進池后10 天內,因排泄物較多,應每天吸污1 次,以后應每周吸污或沖污1~2 次。同時早期每天要換水一次,以后一般每隔3~5天換水一次。為了防止越冬池水溫度變化太大,每次換水量不宜過多,一般控制在1/3~1/4。換水前先排出殘渣和糞便,再注入新水。換水前后的池水溫差在2℃以內為好。如越冬池水質惡化,魚浮頭嚴重,又不可能及時更換適宜溫度的新水,可以用雙氧水進行搶救。方法是每10 立方米水中潑灑0.5 千克30%濃度的雙氧水,便可以解除嚴重浮頭。 3、飼料的投喂 羅非魚在越冬期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羅非魚越冬期間要適當投喂營養(yǎng)豐富的精飼料,以增加越冬抵抗能力。在入池早期,水溫較高,應適當多投料、投好料,利于魚體的恢復和育肥。一般投餌量親魚控制在2%左右,魚種控制在5%~6%左右,每天投喂1~2 次,投料以全部魚能吃到為佳;中期溫度較低,應適當減少投料,防止水質惡化,投餌量一般占魚體重的0.5~1%;越冬晚期天氣轉暖,氣溫逐漸升高,管理尤為重要,投餌量恢復到越冬前期的水平,在出池前要加強飼料的數(shù)量和質量,促使體質恢復健壯和親魚性腺發(fā)育,能保證出池后苗種質量。 魚種飼料可以為粉狀或小口徑配合飼料,投料時要全池均勻投料,讓大部分魚苗都能吃到。親魚飼料應為浮性顆粒料為主,沉性料要設置適當,并以在1 小時內食完為宜。吃不完時要及時清走殘料,并減少投料量,以防飼料變質影響水質。羅非魚越冬期長,如果餌料長期單一化,往往會造成魚體缺乏維生素,影響體質和發(fā)育。因此,投喂的餌料要多樣化,以含營養(yǎng)且不易使水質惡化的配合餌料、米糠、麩皮等為主,并搭配喂些切碎的鮮嫩青菜葉。在越冬期間,投料的種類、數(shù)量和質量都應隨水溫、水質和魚的攝食情況隨時調節(jié)。 4、魚病的防治 由于越冬池面積小,密度大,水質相對較差;水溫偏低,魚處于不太活動和少攝食的情況下,免疫力下降,較易受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的侵害;越冬池的水溫范圍又比較適合于各種病菌的生長和繁殖,所以羅非魚易得病。把越冬池水的鹽度提高到10%可有效控制魚病的發(fā)生。魚病主要采取以防為主,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在越冬期內,每半月使用生石灰一次,使用量為10~15 千克/ 畝。在使用生石灰7~10 天后,用0.25~0.3ppm 二氧化氯進行全池消毒,同時每月使用一次殺蟲藥物,注意各種藥物要分開交替使用。越冬期以水霉病最為常見,多發(fā)生在入池后和出池前。由于在低溫季節(jié)表層水溫較低,魚缺氧浮頭后露出水面,極易凍傷,易長水霉,導致潰爛而死,如發(fā)現(xiàn)池塘缺氧,魚類浮頭,可多換新水或增氧。治療水霉時,可用1 毫克/ 升濃度的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另外,要經常檢查魚的活動情況,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 5、嚴格責任制 整個越冬期間應派專人管理,專人負責,密切注意越冬期間水溫和水質的變化,魚的活動情況,同時做好各項記錄。注意水溫變化,經常檢測溫棚內外的水溫和氣溫,一般每天測3~4次,并做好記錄。堅持早、中、晚巡塘,檢查越冬大棚是否牢固,觀察魚活力、攝食情況,定期監(jiān)測水質包括水中溶氧、氨氮等指標,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fā)生。還要經常檢查各種附屬設施如加溫、增氧等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越冬后期,由于水溫升高,要注意越冬棚通風、換氣,水溫穩(wěn)定,便可開棚降溫,加注新水,待越冬棚水溫與外界持平,便可做出塘前的準備工作。
畜牧導航:
養(yǎng)魚資訊 養(yǎng)魚技術 魚價格行情 魚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魚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