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溪桃、野桃、楊波葉、蒲羌癀、白波越子 、白背楓、白花醉魚草、白魚鯽、山苦桃、白雞公尾、白背葉、尖 尾楓、黃合葉、王記葉、單葉 埔姜、獨葉埔姜、白花洋泡、七里香、賊側(cè)草、羊耳朵、瘴氣 花 |
漢語拼音 | bai yu we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醉魚草科植物亞洲醉魚草的根、莖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直立小灌木,高1-1.5cm。幼莖略呈四棱形,上部分枝,被灰白色柔毛。單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卵狀披針形,長5-12cm,寬1.2-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疏生小鋸齒,上面綠色,背面及白色,密被柔毛。穗狀花序頂生或近頂腋眼生,成圓錐花叢;花小,淡紫藍色或白色;萼鐘狀,4裂;花冠管狀,先端4裂;雄蕊4;柱頭2裂;子房2室。蒴果橢圓形,長約6mm,萼宿存。種子。花期1-10月,果期3-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村邊、溪旁或山坡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根、莖隨采隨用,切片,曬干;8~9月采葉,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葉中含有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 terol)[1]等。還含有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β-丁香烯氧化物(β-caryophyllene oxide),香茅醇(citronellol),β-丁香烯(β-caryophyl- lene)等[2].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微辛;性溫;小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化濕;行氣活血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藥;祛濕藥 |
主治 | 頭風(fēng)痛;風(fēng)濕痹痛;胃脘痛;腹脹,痢疾;跌打骨折;無名腫毒;濕疹;皮膚瘙癢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 量,搗敷;或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閩東本草》:驅(qū)風(fēng)寒,去濕熱,止疼痛,健脾胃,殺蟲解毒。治風(fēng)寒發(fā)熱,頭身疼痛,胃腹蟲痛,頭暈眩嘔。 2.《福建中草藥》:驅(qū)風(fēng)化濕,行氣活絡(luò)。治痢疾,脾濕腹脹,關(guān)節(jié)風(fēng)濕痛,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
考證 | 出自《閩東本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uddleja asiatica Lour. |
科屬分類 | 馬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