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long xu shen
|
英文名 |
Root of Diversifolious Physaliastrum
|
藥材基原 |
為茄科植物江南散血丹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0.3-0.6m。根多條簇生,近肉質(zhì)。莖直立,綠色,幼嫩時具細(xì)疏毛。葉互生;葉柄長1-6cm;葉片卵形,連葉柄長7-19cm,寬2-7cm,基部楔形或歪斜,全緣或帶波狀,有緣毛。花單生或成雙生,花梗細(xì)瘦,弧狀彎曲,有疏柔毛;花萼短鐘狀,5裂,裂片狹三角形,稍肉質(zhì),花后增大成近球形,緊密包閉并貼近漿果,外面有柔毛,先端縊縮,頂口張形;花冠闊鐘狀,白色,長1.2-1.5cm,直徑1.5-2cm,5淺裂,裂片扁三角形,有細(xì)緣毛;雄蕊5,著生于花冠基部;子房2室,胚珠多數(shù)。漿果膨大,綠色,包藏于擴大,肉質(zhì)的宿萼內(nèi)。種子甚多,近于褐色,表面有網(wǎng)紋狀突起;ㄆ5月,果期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下潮濕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挖取地下部分,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肉質(zhì),主根圓錐形,基部有多數(shù)分根,呈簇生狀,表面淺棕色,有皺紋。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微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補氣
|
功效分類 |
養(yǎng)陰藥
|
主治 |
虛勞氣怯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南京民間藥草》:作補藥,可治虛勞等證。
|
考證 |
出自《南京民間藥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six Physaliastri Heterophyll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hysaliasterum heterolphyllum (Hemsl.) Migo [Leucophylsais heterophylla (Hemsl.) Avertt]
|
科屬分類 |
茄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