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曬不死、木蓮金、九根索、馬尾七、卷槽還陽、柳葉葦、樹韭菜 |
漢語拼音 | shu dai jue |
英文名 | Herb of Flexuose Grass Fern |
藥材基原 | 為書帶蕨科植物書帶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附生或石生草本。根莖短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黑褐色;須根細(xì)密。葉叢生,無柄或幾無柄;葉片線形,長30-40cm,寬3-8mm,先端漸尖,基部長漸狹,全緣,革質(zhì),中脈在葉上面凹下為狹溝,在下面稍隆起,葉緣稍反卷。孢子囊群線形,深陷葉肉中,沿葉邊緣以里的溝內(nèi)著生,溝的內(nèi)沿隆起,子囊群內(nèi)有隔絲存在。 |
資源分布 | 分布華東、華南、西南及湖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附生于海拔500-2300m的林中樹干或密林下的巖石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莖細(xì)長,圓柱形,長短不一,表面灰棕色,被黑褐色鱗片;鱗片鉆狀披針形,先端纖維狀。上面有圓柱狀突起的葉痕,下面有棕色須根;質(zhì)堅(jiān)脆,易折斷。葉柄極短或幾無柄;葉片革質(zhì),條形,長30-40cm,寬4-8mm,黃綠色,葉緣反卷,中脈上面下凹,兩面均具明顯縱棱,有的下面縱棱邊脈上有棕色孢子囊群。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澀;涼 |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
功效 | 疏風(fēng)清熱;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 |
主治 | 小兒急驚風(fēng);目翳;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小兒疳積;婦女干血癆;咯血;吐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30g,鮮品可用至60-90g;研末或泡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小兒急驚風(fēng),全草一至三兩,加紅糖,水煎,空腹服。治婦女干血癆,并退目翳,全草煎服。 2.《廣西藥植名錄》:續(xù)筋骨。 |
考證 |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Vittariae Flexuos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Vittaria flexuosa Fee[V.japonica Miq.] |
科屬分類 | 書帶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