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0,(5):37
|
劑型 |
膏劑
|
藥物組成 |
Ⅰ號:東丹9g,梅片1g,煅石膏30g,硼砂30g,象皮粉12g,密陀僧6g,麻油或凡士林236g。Ⅱ號:生地120g,大黃90g,輕粉9g,當(dāng)歸90g,甘草60g,香木鱉30g,紫草30g,地骨皮60g,象皮粉72g,黃白蠟各60g,麻油1.5k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指端損傷。
|
制備方法 |
I號:先將象皮炒黃磨粉,再將東丹等六味藥研成細末,然后用麻油或凡士林配制成膏。Ⅱ號:先將生地、大黃、當(dāng)歸、甘草、番木鱉、紫草、地骨皮七味藥在麻油內(nèi)浸泡,再煮沸熬煎使成焦黃,除去煎焦藥物,等麻油降溫后,加入象皮粉、輕粉、黃白蠟配制成膏。如用凡士林代替麻油,可將九味中藥研成細粉,不用黃白蠟,直接加入凡士林調(diào)制成膏(Ⅱ號長皮膏既長皮下組織,又可長皮膚,比Ⅰ號長皮膏療效好)。
|
用法用量 |
新鮮創(chuàng)傷清創(chuàng)后直接敷藥,1-2日換藥1次,陳舊創(chuàng)面先敷“九一丹”及“長皮膏”等壞死組織脫落后按新傷處理。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指端損傷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73歲;損傷種類有切削傷,撕脫傷,沖傷,截斷傷。結(jié)果:皮膚生長好、無疤痕、功能活動正常者30例(60%);皮膚生長好,略有疤痕,肢端發(fā)麻發(fā)脹,經(jīng)石蠟療法后癥象消失者8例(16%);皮膚生長好,留有疤痕,但疤痕光滑,不影響手指功能活動者12例(24%)。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