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醫(yī)藥研究1989,(3):24-25 |
劑型 | 口服液 |
藥物組成 | 熟地、淮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石菖蒲、遠志、龍齒、知母、五味子、黃柏等。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兒童多動癥。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3-5歲每日10ml,6-14歲20ml,15歲以上30ml,均日分2次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兒童多動癥557例中,男性454例,女性103例;年齡最小者4歲,最大者16歲;病程最長者16年,最短者半年。結(jié)果。臨床治愈144例,占25.8%;顯效127例,占22.8%;有效246例,占44.2%;無效40例,占7.2%。總有效例數(shù)517例,總有效率為92.8%。其中見效最快者6日,最慢60日,療程最長者180日,最短20日。 又以本方治療463例,其中男性380例,女性83例;最小4歲,最大17歲;病程最短半年,最長12年。結(jié)果:痊愈45例,占90.72%;顯效171例,占36.9%,有效209例,占45.1%;總有效率91.8%。 又以本方治療小兒多動癥40例,其中年齡最大15歲,最小5歲,平均年齡10歲;男30例,女10例。結(jié)果:顯效25例,有效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2.5%。 以本方治療76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17例。診斷及療效標準:均據(jù)中華全國中醫(yī)學會中醫(yī)理論整理研究會1986年11月全國兒童多動癥專題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兒童多動癥全國診斷標準》(草案)和《療效判定標準》為依據(jù)。結(jié)果:治愈17例,顯效28例,有效29例,無效2例,總有效例數(shù)74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