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1941 |
總例數(shù) | 306例 |
性別例數(shù) | 男180例,女126例 |
治療組例數(shù) | 306例 |
對照組例數(shù) | |
年齡區(qū)間 | 34~76歲 |
平均年齡 | 57±11歲 |
疾病 | 糖尿病 |
并發(fā)癥 | 周圍神經(jīng)病變 |
藥品通用名稱 | 消渴痹通 |
藥品商品名稱 | |
藥品英文名稱 | |
劑型 | |
規(guī)格 | |
批準文號 | |
生產(chǎn)廠家 | 自制 |
分類 | 中藥 |
用藥目的 | 治療 |
用法用量 | 本研究為開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為將繼續(xù)其通常的糖尿病治療,即飲食控制,口服降糖藥或應(yīng)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基礎(chǔ)上,加用我院院內(nèi)制劑消渴痹通口服,每次4~6粒,每日3次,一般4周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 |
聯(lián)合用藥 | 口服降糖藥或應(yīng)用胰島素 |
療效評價標準 | ①痊愈:指原癥狀消失,半年后原癥狀未再出現(xiàn),且程度大為減輕,音叉振動覺提高≥5秒,深淺感覺及腱反射恢復(fù)正常或提高一級(即由消失→減弱;減弱→正常);②好轉(zhuǎn):指原癥狀出現(xiàn)時間僅有以前的一半以下,且程度大為減輕,音叉振動覺提高<5秒,深淺感覺及腱反射未能完全恢復(fù)正常或同一級別內(nèi),但稍有改善;③無效:指原癥狀雖有減輕但不明顯,音叉振動覺無提高,深淺感覺及腱反射無改善。 |
治療效果及臨床指征比較 | 臨床療效:痊愈114例(37.5%),顯效129例(42.16%),好轉(zhuǎn)33例,無效30例(9.8%),總有效率達90.2%。主要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表1示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癥狀較輕者比較重者療效顯著,即僅有肢體麻木,疼痛,軟弱無力者有效率可達90%以上,一旦出現(xiàn)皮膚觸覺減退或消失,肢體痛覺遲鈍,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者療效較差。血液流變學(xué)改善情況:表2示治療后全血黏度低、中、高切較治療前有明顯降低(P<0.01,P<0.05);而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明顯降低,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紅細胞電泳指數(shù)則顯著升高 |
本研究報道不良反應(yīng) | |
其他報道不良反應(y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