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公莫
|
漢語拼音 | ZANGXUEJI
|
拉丁名 | 1.Tetraogallus tibetanus Gould.;2.T.himalayensls G.R.Gray.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珍稀動物。
|
中藥材基原 | 為雞形目雉科動物藏雪雞(淡腹雪雞)、高山雪雞的肉和羽毛。
|
動植物形態(tài) | 藏雪雞額部及眼先皮淡黃色,頦、耳羽后部、喉及上胸均為白色,頭和頸的余部深灰色。上背與頸的交接處有一道寬闊的皮黃色帶斑,大致同胸部的一條雜有灰色的帶斑相連,其上布滿灰色或黑灰色粉狀細(xì)點,背部帶斑的粉點更為密集。背灰褐色,滿布皮黃色粉斑,腰和尾羽近棕色,亦具粉斑。翅覆羽與背同色,但具棕白色,寬的羽緣,初級飛羽灰褐色,次級飛羽具白色寬邊,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中部及兩脅近白色,羽緣黑色,形成顯著的縱紋。雌雄鳥幾相似,但雌鳥跗蹠無距。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西藏、青海;新疆、甘肅、四川等省區(qū)亦有分布。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4~6月生殖,每窩產(chǎn)卵4~6枚。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捕獲藏雪雞后,剖腹除去內(nèi)臟取其肉為藏雪雞肉,新鮮或晾干研細(xì)備用。取羽毛為藏雪雞羽毛,烤焦,研細(xì)。
|
藥用部位 | 以肉和羽毛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藏雪雞肉為去羽毛和內(nèi)臟的干燥軀體,長35~50cm,頸為軀體長的2/3,體重300~1500g,表面棕黃色至棕紅色。氣微腥,味微甘微澀。羽毛長短不一,頸羽、腋羽較細(xì)柔而短,白色、灰色、灰白色;翅羽及背羽灰褐色。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丸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1.鎮(zhèn)靜作用:給小鼠腹腔注射雪雞頭乙醇提取液20~30g(生藥)/kg]后,小鼠的自主活動明顯減少(P<0.001);小鼠睡眠實驗表明,雪雞頭乙醇提取液與水合氯醛并用時,有顯著的協(xié)同作用。 2.抗驚厥作用:雪雞頭乙醇提取液(按25g(生藥)/kg腹腔注射)對小鼠電驚厥和尼可剎米、硝酸士的寧、咖啡因等所致化學(xué)驚厥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尤對電驚厥、尼可剎米和硝酸士的寧驚厥的作用為強(qiáng)。 3.對小鼠缺氧耐力的影響:經(jīng)選用常壓、減壓、循環(huán)障礙性和組織中毒性等多種缺氧模型,證明給小鼠腹腔注射雪雞肉乙醇提取物能明顯提高其缺氧耐力,提示雪雞肉乙醇提取物對小鼠心、腦等重要臟器均有一定的保護(hù)作用。 4.臨床應(yīng)用:煎服雪雞頭對小兒熱性驚厥及小兒原發(fā)性癲癇有效。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按200g(生藥)/kg的劑量給7只小鼠腹腔注射雪雞頭乙醇提取液后,多數(shù)動物處于安靜或嗜眠狀態(tài),但無一死亡。腹腔注射雪雞肉乙醇提取物的LD(50)為271g(生藥)/kg(體重)。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小鼠。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肉:甘,溫。尾翎:酸,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肉:滋補(bǔ),壯陽。
尾翎:止血,活血。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肉治婦女病、黃水病、癲痛、狂犬病、陽萎、遺精、不孕。尾翎治婦女病、崩漏。羽毛主治癲癇、狂犬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雪雞尾翎治崩漏效佳,雪雞肉可治陽萎、遺精、黃水病、婦女病、不孕癥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