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2007 ~ 2008 學年第 二 學期
課 程 名 稱 臨床檢驗基礎學
開 課 學 院 廣州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
開 課 教 研 室 臨床檢驗基礎教研室
授 課 教 師 劉榮靜 gydjdsj.org.cn/job/
職 稱 副主任技師
授 課 班 級 2005檢驗本科
學 生 人 數(shù) 89
廣州醫(yī)科大學教務處制
廣州醫(yī)科大學教案
課程名稱 | 臨床檢驗基礎學 | 授課題目(章節(jié)或主題) | 第二章 血紅蛋白測定, 紅細胞形態(tài),血細胞比容測定,均值 | |||||||
授課教師 | 劉榮靜 | 所屬二級學院 | 第二臨床學院 | 所屬教研室 | 臨床檢驗基礎 | 職稱 | 副主任技師 | |||
授課時間 | 2008 年3 月4 日第二 周星期二 第1-2 節(jié)第 1 次 | 授課時數(shù) | 2學時 | |||||||
授課班級 | 檢驗 專業(yè)(本科√ ?啤)2005 級 1,2,3 班 | |||||||||
教學課型 | 理論課√ 實驗課□ 習題課□ 討論課□ 實習(踐)課□ 其它□ | |||||||||
教材名稱、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 | 臨床檢驗基礎 熊立凡主編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第4版 | |||||||||
教學目標與要求: 掌握血紅蛋白測定,血細胞比容,三種均值測定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熟悉血紅蛋白測定,血細胞比容測定的評價、質(zhì)量控制及臨床應用。 熟悉正常和異常紅細胞形態(tài)及其臨床意義 | ||||||||||
主要知識點、重點與難點: 主要知識點 1. 血紅蛋白測定HiCN法的實驗原理,HiCN參考品的性能指標 2. 血紅蛋白測定的質(zhì)量控制與考核方法,血紅蛋白含量病理性降低的臨床意義 3. 血細胞比容的定義、微量法血細胞比容測定的質(zhì)量控制和臨床應用 4. 三種平均值的計算 5. 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與評價
重點:血紅蛋白測定HiCN法的實驗原理;血紅蛋白含量病理性降低的臨床意義 | ||||||||||
教學方法(請打√選擇): 講授法√ 討論法√ 演示法□ 自學輔導法□ 練習法(習題或操作) √ 讀書指導法□ PBL(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 案例法□ 其他□ | ||||||||||
教學媒體(請打√選擇): 教材√ 板書√ 實物□ 標本□ 掛圖□ 模型□ 投影□ 幻燈□ 錄像□ CAI(計算機輔助教學)□ | ||||||||||
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講授內(nèi)容、講授方法、時間分配、媒體選用、設計等):
二、血紅蛋白測定 Hb測定法 血液物理特性---比重法,折射儀法 Hb分子組成—全血鐵法 與氧可逆性結(jié)合特性—血氣分析法 衍生物光譜特點—比色法 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法 【原理】 血紅蛋白被高鐵氰化鉀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再與氰離子結(jié)合,生成穩(wěn)定的氰化高鐵血紅蛋白。 HiCN在波長540mm處有吸收峰, 可用標準的高精度分光光度計進行直接定量測定,或用HiCN參考液進行比色法測定。 【實驗步驟與方法學評價】 【結(jié)果分析】 一般情況下紅細胞數(shù)與血紅蛋白濃度間有一定的比例關(guān)系,但在部分貧血患者,同時測定二者,對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幫助。 【注意事項】 1、HiCN法是ICSH和WHO推薦的標準化方法, 其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被公認為最好。 2、氰化鉀是劇毒品,配試劑時要按劇毒品管理程序操作,測定后的HiCN不能與酸性溶液混合,因氰化鉀遇酸可產(chǎn)生劇毒的氫氰酸氣體。 3、廢液處理:為防止氰化鉀污染環(huán)境,比色測定后的廢液集中于廣口瓶中?砂疵可鼿iCN廢液加次氯酸鈉溶液(安替福民)40ml,充分振搖混勻,敞開容器,置室溫3h。
三、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 正常和異常紅細胞形態(tài)及其臨床意義 (1)用多媒體投影演示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詳細講解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 (2)用多媒體投影演示各種異常紅細胞形態(tài),詳細講解其形態(tài)特征,介紹臨床意義。
四、紅細胞比積測定 【原理】 將EDTAK2抗凝血在一定條件下離心沉淀,由此測出紅細胞在全血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 【方法學評價】 放射性核素法:參考方法 離心法:無法完全排除壓積紅細胞間的殘留血漿(包括溫氏法、微量高速離心法) 血細胞分析儀:避免血漿殘留誤差,但受紅細胞計數(shù)和MCV制約 【臨床意義】 1.Hct升高 2.Hct降低 見于各種貧血 3.用于計算MCV和MCHC 4.是影響全血粘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四、紅細胞三種平均值的計算 (1)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參考值:80~100fl (2)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 參考值:27~34pg (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VHC) 參考值:320~360g/L 【臨床意義】 主要用于貧血的鑒別診斷: (1) 小細胞性貧血:直徑小于正常,峰頂左移 (2) 大細胞性貧血:直徑大于正常,峰頂 右移 (3) 紅細胞大小不均:基底部增寬 (4) 正常細胞性貧血:與正常人曲線相同
gydjdsj.org.cn/shouyi/
| ||||||||||
提問、課堂討論等師生互動的設計: 一、血紅蛋白測定: 血紅蛋白測定有哪些方法?WHO和ICSH推薦的參考方法是什么?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的主要優(yōu)點和缺點是什么?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測定結(jié)果增高有何臨床意義? 三、血細胞比容 何謂血細胞比容?血細胞比容測定有哪些方法? 四、紅細胞平均指數(shù) 已知RBC、Hb、Hct的測定結(jié)果,如何計算MCV、MCH和MCHC?
| ||||||||||
教學小結(jié)、復習思考及作業(yè)題布置: 一、血紅蛋白測定 1. 簡述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的實驗原理。 2. 如何處理氰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法的廢棄物? 3.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測定結(jié)果降低有何臨床意義? 二、血細胞比容 1. 血細胞比容的離心沉淀法測定有哪些方法?其原理如何?各有何優(yōu)缺點? 2. 血細胞比容有何臨床意義? 三、紅細胞平均指數(shù) 如何進行貧血形態(tài)學分類及其評價? 四、試述靶形紅細胞形態(tài)特征,形成原因及常見于何種疾? | ||||||||||
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點(加強基礎與臨床聯(lián)系、外語運用、啟發(fā)學生思維、指導學生自學、介紹學科新進展等方面): 1. 增加圖片,使學生有直觀的認識 2. 課堂及課件上,多使用英文專業(yè)術(shù)語 3. 采用課堂互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4. 加強教學互動,了解教學效果 | ||||||||||
參考資料(包括輔助教材、參考書、文獻等): 1.《今日臨床檢驗》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1997年.叢玉隆、王淑娟主編 2.《血細胞圖譜》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年.王淑娟、王振中、吳振茹主編 3.《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葉應嫵、王毓三主編 4.《臨床實驗診斷學》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4年.朱漢民、沈霞主審 5. 《臨床檢驗基礎》人民衛(wèi)生出版版.2003年第三版.熊立凡主編 6. 《臨床檢驗基礎學》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劉成玉主編
| ||||||||||
教研室意見
| 同 意 教研室主任簽章: 吳曉蔓 2008 年 2月4日 | |||||||||
教學后記(即教學實施情況總結(jié)分析,在課程結(jié)束后填寫) 測原理及意義的同時,圍繞貧血介紹其他指標,使學生能夠由點到面,將新學習內(nèi)容貫穿,便于記憶,為下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此次教學內(nèi)容重點在于血紅蛋白的檢測以及血紅蛋白與其他相關(guān)指標結(jié)合對貧血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重點突出,在詳細講解血紅蛋白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