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慢性炎癥(慢性炎癥,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07/8/26 4:21:19  文章錄入:凌林  責任編輯:凌云

( 關鍵詞:慢性炎癥,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
致炎因子持續(xù)存在并且損傷組織是發(fā)生慢性炎癥的根本原因。各種器官的慢性炎癥除從急性炎癥轉化而來外,還可以其他方式發(fā)生。急性炎癥反復發(fā)作,而發(fā)作間期無明顯癥狀也是慢性炎癥,如慢性膽囊炎、慢性腎盂腎炎等。慢性炎癥還可潛隱緩慢地逐漸發(fā)生,臨床上開始并無急性炎癥表現(xiàn),常見于細胞內感染(如結核桿菌、病毒感染),這些病原體的毒力不強,但可引起免疫反應;或長期受不能降解卻有潛在毒性物質的刺激(如矽肺);或持續(xù)存在的、對抗自身組織的免疫反應即自身免疫性疾。ㄈ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一、一般慢性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

  1.炎癥灶內主要是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單核吞噬細胞的浸潤對慢性炎癥十分重要。單核細胞從血管游出后轉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還可被激活。在炎癥灶局部巨噬細胞的積聚有三方面的原因:①由于從炎癥灶不斷產生吸引單核細胞的趨化因子,如C5a、纖維蛋白多肽、陽離子蛋白質及膠原和纖維粘連蛋白的分解產物等。因此,從血液循環(huán)中滲出的單核細胞源源不斷來到局部,這是局部巨噬細胞的主要來源。②游出的巨噬細胞在局部通過有絲分裂而增殖,但巨噬細胞局部增殖的起始動因還不清楚。③炎癥灶內的巨噬細胞壽命長,并能長期停留局部而不游走。單核細胞在細胞因子(如γ干擾素)、細菌內毒素和接觸包被有纖維粘連蛋白界面等因子的作用下,可被激活。激活的單核細胞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產物,是造成慢性炎癥中的組織破壞和纖維化的重要介質。

  至于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在與免疫有關的炎癥反應中的作用已很明確,但其在非免疫性炎癥中的功能尚有待于研究。應當指出,中性粒細胞通常是急性炎癥的標志,但在一些慢性炎癥,也可見到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并可形成膿液;反之,淋巴細胞浸潤也并非總是慢性炎癥的特征,在急性病毒感染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時,淋巴細胞則為炎癥浸潤的主要成分。

  單核細胞所產生的細胞因子可激活淋巴細胞,而激活的淋巴細胞可以產生炎癥介質,也是造成慢性炎癥持續(xù)的重要因素。

  嗜酸性粒細胞在IgE介導的免疫反應和寄生蟲感染時十分常見,其顆粒中所含的主要堿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對寄生蟲有毒性,而且可引起哺乳類動物的上皮細胞溶解。

  2.纖維母細胞增生,有時小血管也增生。慢性炎癥出現(xiàn)這些變化的機制尚在研究中,但有些介質可能起一定作用。體外實驗證明,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PDGF)和纖維粘連蛋白(FN)分解產物對纖維母細胞有趨化作用。此外,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衍生因子都能在體外刺激纖維母細胞增生并產生大量膠原。因此,慢性炎癥反應常伴有明顯的瘢痕形成,造成腸道等的狹窄和漿膜面粘連。巨噬細胞衍生的可溶性因子可在活體內刺激血管新生。

  3.局部組織的某些特殊成分如炎癥灶的被覆上皮、腺上皮及其他實質細胞也可發(fā)生明顯增生。

  二、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以在炎癥局部形成主要由巨噬細胞增生構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為特征的慢性炎癥,稱為慢性肉芽腫性炎癥(chronic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結節(jié)較小,直徑一般為0.5~2mm。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炎癥。不同的病因可以引起形態(tài)不同的肉芽腫,因此病理學可根據(jù)典型的肉芽腫形態(tài)特點作出病因診斷,如見到結核性肉芽腫(結核結節(jié))的形態(tài)結構就能診斷結核病。

  1.慢性肉芽腫性炎癥的常見病因

  (1)某些細菌感染,其經典的例子為結核病、麻風和梅素。

  (2)真菌和寄生蟲感染,如組織胞漿菌病血吸蟲病

  (3)異物,如手術縫線、石棉和滑石粉等。

  (4)原因不明,如肉樣瘤。╯arcoidosis)。

  2.形成肉芽腫的條件

 。1)病原體(如結核桿菌)或異物(礦物油)不能被消化,刺激長期存在,造成慢性炎癥。

 。2)實驗證明,刺激物所引起的細胞介導免疫反應在誘發(fā)慢性肉芽腫炎癥中具有重要作用。體外實驗證實,T細胞產物—淋巴因子可增強單核細胞向多核巨細胞轉化。

  3.肉芽腫的組成 以結核結節(jié)為例,從結節(jié)中心向外,肉芽腫的成分依次為:

  (1)干酪樣壞死:典型結核結節(jié)的中央為干酪樣壞死,內含壞死的組織細胞和白細胞,還有結核桿菌。結核結節(jié)中心的壞死可能是細胞介導免疫反應的結果。

 。2)類上皮細胞(epithelioid cell):干酪樣壞死灶周圍可見大量胞體較大、境界不清的細胞。這些細胞的胞核呈圓形或卵圓形,染色質少,甚至可呈空泡狀,核內可有1~2個核仁,胞漿豐富,染成淺紅色。根據(jù)其形態(tài)與上皮細胞相似,故稱類上皮細胞。

  現(xiàn)在認為,在受一些不能被消化的細菌或其他抗原物質的長期刺激下,巨噬細胞就可轉化為類上皮細胞,并發(fā)生劇烈的變化:①核內常染色質增多,說明DNA激活;②核仁增大靠近核膜,說明rRNA合成加強;③胞漿內富于內質網、核蛋白體及高爾基器和各種空泡,說明細胞器和酶的合成增強、分泌活躍;④線粒體、滑面內質網和溶酶體成分明顯增多,因而胞漿成分擴展,細胞呈類似上皮細胞樣緊密排列;⑤細胞膜Fc受體和C3b受體大大減少,吞噬功能隨之明顯降低?磥,類上皮細胞具有向細胞外分泌的功能,而不是吞噬作用。

  經轉化而形成的類上皮細胞的功能還不明確。但是他們可能通過分泌一些化學物質而殺傷細胞周圍的細菌;同時在宿主健康組織與細菌之間組成一條隔離帶。巨噬細胞在吞噬異物的過程中不會轉化為類上皮細胞,若進入炎癥灶的巨噬細胞過多,則有可能轉化為類上皮細胞。

[1] [2] [3]  下一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