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伸位復位,或顱骨牽引3周,牽引重量3~5kg,復位后行頭頸胸石膏外固定,或把牽引器與石膏背心連接,固定3~5個月,一般不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為獲得枕寰樞永久性的穩(wěn)定,有些作者積極主張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有兩種:
寰樞間融合術包括傳統(tǒng)的Gallie手術以及近年的Brooks及改良的Brooks手術方法。寰樞間融合術不能用于新鮮骨折,必須等待后弓與兩側塊牢固的骨性愈合后施行。其方法如下:
1.切口:自枕骨粗隆下2.0cm,沿中線通過發(fā)際抵頸4棘突,切開皮膚、皮下,電凝止血。
2.樞椎棘突和椎板的顯露:沿中線至頸韌帶基部作潛行切割分離,自頸2~3棘突一側切斷肌止,用骨膜剝離器從棘突側方及椎板作鈍性骨膜下剝離,干紗布條填充止血,將項韌帶推向對側,同法剝離。自動拉鉤牽開固定,頸2~3棘突和椎板即充分暴露。
3.寰椎后弓的暴露:自樞椎椎板兩側方切割肌肉附著部,沿正中線切開枕頸交界部肌肉層和疏松結締組織,用手指可在枕骨大孔后緣與第二頸椎椎板間觸及寰椎后弓結節(jié),切開枕寰間韌帶和纖維組織即用小型銳利剝離器細心加以剝離。切開后弓骨膜并作骨膜下剝離,剝離范圍應在后結節(jié)兩側不超過1.5cm,以避免損傷椎動脈第三段(即裸露段)。
4.植骨融合和鋼絲結扎:
。1)Gallie法及改良法:寰椎后弓的剝離,用長柄尖刀自寰椎所顯著的后弓上緣,隨慎切開與枕寰后膜的粘連,將神經(jīng)剝離子伸入其間隙,緊貼后弓深面作充分剝離。
寰椎椎弓完全游離后,將其下緣用咬骨鉗咬除皮質骨,制成骨創(chuàng)面,樞椎上緣包括椎板和棘突同法制備出骨粗糙面。
將自體髂骨修剪成兩塊楔型骨塊,其楔型上下面均為松質骨,底面皮質骨。
應用優(yōu)質中號鋼絲,用鉤狀導引器或動脈瘤針將雙股鋼絲自寰椎后弓的一側深面自上而下穿越并在后弓的后上方與鋼絲尾端套入收緊,同法貫穿另一側鋼絲。將兩塊楔型骨塊嵌入寰椎樞椎兩側,固定在寰椎后弓的鋼絲分別從楔骨塊表面通過,再穿過第二頸椎棘突,收緊后結扎。
近年有多種改良方法,如Fielding法,大塊骨塊嵌入寰樞椎之間,或在寰樞椎后弓和椎板間植骨,再以鋼絲固定。其基本技術多屬于Gallie法技術操作。www.med126.com
。2)Brooks法及改良法:與Gallie法不同的是鋼絲自寰椎后弓穿出后,再貫穿樞椎椎板下方,植骨時將植骨塊松質骨面朝向寰椎后弓和樞椎椎板。骨塊下方咬一豁口,恰好與樞椎椎弓基底相嵌收緊,并結扎鋼絲。根據(jù)Brooks法基本原理,采用不同形狀的植骨塊,鋼絲的結扎形式也不同。
枕頸融合術枕頸融合術方法多種多樣,這里僅介紹枕骨瓣翻轉及自體髂骨移植法。
患者俯臥于石膏床內。局部麻醉。作枕后結節(jié)至額4的后正中切口。暴露寰椎后弓和樞椎椎板。自枕骨大孔后緣上方6cm處,即枕骨結節(jié)下方雙側,用銳利鑿骨刀向下鑿取1cm~1.2cm寬的兩枚骨瓣,其深度限于枕骨外板,向下至骨大孔后上方2cm.將骨瓣向下翻轉折曲,蓋住頸1~2椎板;保持骨瓣連接處不折斷。將自體髂骨片移植到骨瓣淺面,上至骨瓣折曲處,下達頸2或頸3的椎板和棘突表面。逐層縫合創(chuàng)口。術后維持石膏床內的體位并可以翻身,一個月后可以用頭頸胸石膏固定。